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一线

墨漾草原 丰蕴华章

2016-04-14 10:13:33来源:用户投稿作者:铁路乘客

本报记者 傅世忠 霍智敏 陶 博

图为呼和浩特局书画院的书画家为旅客送春联。 本报特约通讯员 任卫云 摄

初春的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大草原乍暖还寒,集宁工务段兴和养路工区的会议室里异常热闹,桌上铺满了毛毡,墙上挂满待干的画作,求字索画的职工排起长队……呼和浩特铁路局书画院的书画家正在为职工送书画作品。

活动现场,27岁的线路工董文奇捧着刚刚求到的一幅大字 “天道酬勤”兴奋不已:“我和室友刚刚拜了师,以后有空就学书法。”

类似这样的送文化到基层活动,近几年开展得如火如荼。7年前成立的呼和浩特局书画院,不仅为边远地区铁路职工送文化超百次,而且书画作品在全路、全区乃至全国摘得各类奖项100多个。

呼和浩特局书画院成立之初就为定下了目标:是铁路这片沃土滋养了书画院的成长,我们要用更加炽热的情怀回馈草原铁路职工。

2012年7月,临策铁路开通不久,书画院就组织人员深入一线送文化。临策铁路沿线大部分是极度干旱区和沙漠边缘地带,有400公里无人区,夏日地表温度高达70℃,职工笑称这是 “除了空气,什么都缺”的地方。面对常年奋战在一线的治沙职工,院长闫双全感动地提笔写下 “大漠精神”四个字,被挂在乌海工务段治沙车间的墙上。

“在送文化到基层活动中,我们发现很多职工都有着非常好的艺术天分,书画院应该为他们搭建一个交流平台,创造一个好的成长环境。”68岁的书画家曹化一说。

带着这份欣喜和期望,书画院每年都定期举办书画培训班,还为乌海、集宁、临河等边远地区建立书画联络点,与呼和浩特局团委、工会一同为青年职工制订培训、交流计划,开展各类书画作品竞赛活动,推荐可塑之材到专业的书画家协会学习。书画院的努力终于得到回报,一批批优秀的人才不断涌现,郑云飞就是其中之一。

郑云飞原本是集宁工务段福生庄养路工区的一名普通职工,因兴趣爱好而苦学山水画,经书画院推荐,先后两次参加北京师范大学山水画高研班、文化部中国山水画创作院高研班。2014年,他的山水画在中国铁路总公司举办的书画展中获得三等奖。

从基层走出来的这些职工书画家心里明白,铁路题材书画创作离不开延绵万里的铁道线。正是一个又一个送文化到基层的活动,为他们源源不断地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他们决心为呼和浩特局创作一幅 《草原铁道万里图》。

满怀着对铁路的款款深情,他们用自己的双脚踏遍1.6万多公里的铁道线。从沙漠戈壁的策克口岸到“天苍苍、野茫茫”的科尔沁草原,从繁华的城镇到静谧的边远乡村,他们将广袤的草原、无垠的沙漠、粗犷的戈壁、险峻的山峰、奔腾的黄河、葱茏的森林、浩瀚的大海以及铁路运输生产的壮丽画面倾情凝镌于纸上。

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的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先生,第一次看到这幅草原铁路百米长卷,便深深为铁路书画家们的辛勤努力所感动,亲笔题写画名。历经两年时间,长118米、高145厘米的 《草原铁道万里图》画卷最终完成,刘大为先生称颂这幅作品,长卷令人震撼,独具艺术特色。

如今,在呼和浩特局的机关大楼里还陈列着20多幅巨幅油画。画中有的职工正在机车旁检查部件;有的列车正穿梭在崇山峻岭间;还有蒸汽机车冒着蒸汽迎面而来……那一抹抹熟褐、翠绿、群青勾勒出的图案,诉说着草原铁路的发展历程。

呼和浩特局书画院书画家的作品,在全路乃至全国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中国铁路书法精品收藏展上,呼和浩特局书画院9幅作品被中国铁道博物馆收藏; “跨入高铁时代,喜庆世博盛会”全国铁路书画精品展上,7位草原铁路书画家的作品入选,并被上海铁路博物馆收藏;全路 “跨入高铁时代”书法论坛研讨会上,书画院的两篇书法论文入选交流……2012年到2013年,书画院连续两年获得中国书法家协会授予的“中国书法活动先进集体”称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