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一线

温柔地坚持含苞吐蕊

2016-03-17 08:21:42来源:用户投稿作者:集团

邓 微/口述 张伟英/整理

2015年12月24日,广州铁路(集团)公司首部原创微电影《木槿花开》在长沙供电段举行首播式。

这个微电影时长31分钟,讲述了铁路一线职工林鸿的工作和家庭情感故事。镜头贴近一线,情感细腻丰富,生动、真实地展现了一线铁路职工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和崇高情怀。

据编剧邓微介绍,《木槿花开》创作近2年,拍摄时长85天。影片朴实、真诚、贴近生活,深深打动了观众。首播后,该片在微信朋友圈里广泛流传。据广铁党委宣传部统计,截至2016年1月20日,仅腾讯视频的浏览观看量就达150万次。

广州铁路 (集团)公司文联秘书长陈志雄是个闲不住的人,广铁集团的职工作家、摄影家、书法家、音乐家和舞蹈家们都知道他。这些年,他做了好多“大事件”,声名远扬。

陈志雄包保长沙供电段时,一次谈话让这个秘书长心里泛起了涟漪:接触网工告诉陈志雄,说他们家所有家什中,床的利用率最高。晚上他老婆睡,白天他自己睡,床没空过。这句话落在陈志雄心底,一如种子落了泥。供电职工辛苦,工作时间长,晚上作业黑白颠倒,顾不了家,夫妻难有交集。

慢慢地种子发了芽,破土的嫩芽不断在心间裂变,渐渐开出花来。陈志雄坐不住了,他要为这张使用率最高的“床”做些文学的事。怎么做呢?写小说?报告文学?还是像以前一样拍宣传图片?文字沉静,但阅读范围有限;照片直观,但包容内容太少。怎样能以床为媒介,既直观又大容量、含蓄隽永地表现供电职工的工作、生活?陈志雄除了正常完成包保工作外,多了很多心思。留意观察,重点采访,一年、两年,一个激动的想法终于形成:拍微电影。

2014年5月,陈志雄给我布置任务: “我想让你写个微电影。”微电影我没写过,有点犹豫。

“不急。明年写出来,我给你充分的时间了解和体验生活。你先考虑下,我们还要不断碰头,不断商量的。”他把想法跟我大致说了。

看似轻松的几句聊天,却耗费我一年半的时间——五次下现场采访,三次参加创作会议,多次到工区到班组到工人家里体验生活,深更半夜一个人奔波在旅途中,剧本写了全部推翻重新写,改了写、写了改不知多少次。

大瑶山工区是我去得最多、感受最深的工区,与工人们同吃同住,还专程去了广州供电段乐昌供电车间 “十大安全功臣”赵鸿强的家。过年后,又去过几次现场,利用电话和微信跟之前采访过的工人师傅们联系,请教各种专业的细节问题。

作家首先是生活的专家,我不能出任何逻辑和生活上的错误,何况这样一个比较专业的剧本。深入学习和细致采访是必须的。为此,广州供电段乐昌供电车间党支部书记李育宁特意指派了优秀接触网工学伟做我的专业顾问。 “抢修”那场戏,就是学伟帮我设计的。开始他每帮我设计一次抢修,都要传过来四五张纸,详细说明抢修的任务、作业分配、作业要点等,很专业。我看了几天,想从中弄懂整个抢修过程,可由于不在现场,更由于专业术语太强,我看不懂。微信不畅,就换电话。学伟凌晨下班,我就在办公室等到凌晨给他打电话交流;学伟工作忙,我提一大堆问题,他有空就给我答复。那段时间,我成了学伟的学徒。可他没见过问题这么多的徒弟。

剧本写到了一大半,陈志雄来电话问进展了,我简单汇报,并发给了他。结果他说:写女接触网工不行啊,没有女的。还有,写恋爱也不行,要写婚姻,写家庭。

推倒重来,我沮丧极了。

回到现场去——这是我唯一可以激活思维的方式。这次我找林阳,长沙供电段长沙南武广高铁供电车间党支部书记。先在他的朋友圈里转来转去,感受他的生活和内心。这是个有学养有情趣有爱好的男人,很吻合我对男主人公工作之外侧面的设想,加上安全功臣赵鸿强敬业爱岗的正面形象,一个丰满的男接触网工形象浮于脑际。于是打电话采访,去工区面聊,不断丰富我的感受。创作的热情驻满心间,我激动不已,开始新的创作。以我几十年的写作功底,尤其是两部长篇小说作铺垫,加上 《桐花雪》的情感和文字气韵,创作剧本《木槿花开》并不很难。

两位男演员分别叫林鸿与赵阳,就是这么来的。安全功臣赵鸿强和党支部书记林阳,成了我剧本的两个原型人物。为了纪念和感谢,我用了他们的名字。

之所以写木槿花,有几个用意。其一,我是唯美主义者,固执认为这部电影无论从画面到情节到人物到内心,我都要写出美。在影视中,有花当然会更美一些。其二,我考虑到我们团队除了导演外都是非专业,尤其是演员业余,不可能演出复杂的内心情感,面部表情不可能太丰富等,所以,至少画面要美,本子要好看。其三,拍摄准备在2015年9月底完成,这个时间是木槿花的花期。而木槿花好找,到处有,一便于拍摄,二便于在剧本中栽种,家里啊工区啊路边啊,都可以写到它。我去长沙的公园、街道和其他可以看到木槿花的路边观察过多次,觉得木槿花苗型好看,紧缩向上,不枝不蔓,稳重而不失风姿。花好看,多瓣、鲜艳,如朵朵笑靥。查木槿花的花语,有一句定了我剧本的主题:温柔地坚持含苞吐蕊。我决定写妻子,妻子的爱与支持,反衬接触网工的可爱和可敬。

当然,花不能仅仅成为道具,妻子的名字叫路槿。至于为什么姓路而不是别的,找个去声姓与 “槿”字配合,顾及音韵而已。就是读起来节奏感好些,当然 “路”字也显得文艺一点。

就这样 《木槿花开》的剧本在几经磨合中变成了一部真正的电影。从专业的角度上讲,或许我的作品并不完美,但是参与这部电影的制作的过程,永远是我骄傲的记忆。

本文图片为 《木槿花开》剧照,由张巧玲提供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