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工务段实施“检、养、修”分开体制改革,将过去以工区为主体组织生产的模式转变为以车间为主体组织生产维修,保养工区只负责线路设备的周期检查保养和整治一些动道量小的简单病害,工作量大的病害整治和线路维修则由车间组织维修机队实施。这一改革创新举措,实现了设备的经常性保养和线路病害灵活集中整治的常态化,提高了作业效率,提升和均衡了设备质量。

以往,生产维修和大病害整治均由工区负责组织,车间只是检查指导和督促,这种维修机制存在工区劳力少、技术力量不够强、机具材料缺少、作业效率低下和设备整治质量不高等困况,工区常常处于那里急整那里的“救火队”状态,顾此失彼,疲于奔命,设备质量难以提高。

去年5月,该段在陆川、岑溪、河唇线路车间成立维修机队,进行生产维修组织改革试点,实行以车间作为组织维修生产基本单位,直接安排指导工区和机队进行生产,车间负责生产计划制定、天窗维修计划审批、维护管内设备质量状态、设备检查验收和安全、质量、效率把关考核,保证车间的生产计划、任务按质按量落实到位。

一线职工坦言,生产维修组织方式改变后,“天窗”修、集中修、施工会战等施工作业效率和质量切实得到明显提升。如清筛一组道岔的翻浆冒泥,工区进行作业需要5天的天窗时间,而由车间组织指挥,合理调集机队、工区的力量进行集中整治,则在2天的天窗时间内便可完成,既节约了宝贵的天窗时间,也提升了作业质量。

据悉,今年1月份,经局轨检车检查,该段管内线路每公里扣分下降2.3分,合格率100%,优良率达98.78%。(谭育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