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火车头”奖章获得者、中铁电气化局三公司京广项目部总工程师黄红

    女人如花,女人似水……

  朋友说:她是铁路之花……

  领导说:她和我们很多长期在一线的铁路工人一样,像铺路的石子,顽强、坚韧……

  同事说:黄、红,信号灯的颜色,她天生和信号有缘,像道边的信号灯,风雪无阻,永远照亮前行的路……

  4月29日,中铁电气化局三公司一段“道德讲堂”开讲,请坚守施工一线16年的黄红作报告。在短短的半个小时里,不少姐妹的眼泪不由自主扑簌扑簌地落了下来。

  这位不施粉黛、朴朴素素、略显瘦小的女子,今年38岁,参加了24条铁路60多个铁路站点信号施工,现任中铁电气化局三公司一段京广自闭改造工程项目部总工程师。大家评价她干的工程“一点都不差”,受过多个铁路局的表彰。今年4月,黄红获得“火车头”奖章。

 

  “别人能干的,我也能干,而且我要干得更好!”

 1995年,河南驻马店上蔡县中考出了位“女状元”,芦岗镇的农家女儿黄红。进重点高中,然后读大学,是黄红的愿望。看着辛劳的父母,家中的经济状况,两个在读书的妹妹,黄红决定初中毕业读中专,早点工作。“读铁路的学校能走出去,国家还包分配,每年学费也只有400多块钱。”黄红带着最朴素的梦想,走进武汉铁路运输学校,读起铁道信号专业。

  黄红没有荒废四年的读书时光。1999年,黄红临毕业前,原铁道部组织全国6所铁路中专学校开展铁道信号专业练功比武,黄红一举拿下理论第一、综合第一的成绩。学校准备保送黄红进西南交大或北方交大进修,但孝顺的黄红想着早点为家里减轻点经济压力,含泪告别了校园生活。直到2007年,黄红在休产假期间里,还坚持自修学习,并最终拿到郑州大学的毕业证书,才圆了“大学梦”。

  1999年8月,黄红来到中铁电气化局三公司一段报到上班。中铁电气化局代表了我国铁路“四电”系统施工最高水平,而三公司一段更是其中信号专业施工的翘楚。学有所用,这里为黄红提供了发展和展示才能的最好舞台。以后许多次黄红面临困难想打退堂鼓的时候,心中总是想:“在这里,我能继续干我的专业!”

其实,女孩子并不太适合做信号专业技术工作。长期野外作业,白天一样干活,想学技术还要自己主动申请晚上跟着技术员熬夜试验、爬上爬下倒接设备。黄红有个座右铭,“别人能干的,我也能干,而且我要干得更好!”她和“技术”卯上了劲。

  黄红来到哈大线信号改造工程现场实习。预配电缆、焊线、绕线环,是信号工的基本功。黄红说:“现在想来,这些都是简单的,课本上讲的也不多,一带而过。”但刚开始,这些给刚上班的黄红制造了不少麻烦。预配电缆前看图纸,密密麻麻的线条让黄红眼晕;焊线,拿着铬铁手发抖;绕线环,铜线不是松了就是紧了。黄红向老师傅请教,到技术室查资料,很快习惯了看图纸。熟练的信号工一天要绕百余个线环,刚上班的黄红不甘落后,别人下班了她继续干,手被磨破了也继续坚持。同事们休息了,黄红找些报废的材料一个人到信号楼里练习焊线。

  黄红练就了一身好本领。现任一段安质部副主任朱德军说:“她绑扎的各类线把,绝无错线的情况,工艺特别精美,在一大堆线把中,很容易挑出哪些是黄红绑扎的。室外箱盒配线,只要一打开,只看工艺就知道哪个是她配的。她焊的每一个接点,完工之后都用手拉一下,保证焊接牢固。对干完的活进行认真检查的习惯,黄红从上班开始一直保持到现在。这一认真负责的态度,使她在施工中的错误率几乎为零,这在信号施工中是极为罕见的。”

  2014年12月7日,刚忙完新乡南站开通工作的黄红,匆匆赶到郑州,步入中铁电气化局首届青工信号工技术比武赛场,并一举拿下轨道电路配线、信号机故障处理两项实操第一,成为唯一一名两项实操满分的选手,助团队夺取了第一名桂冠。

  

“差一点都不行!”“一点都不差!”

 

  黄红要求自己:不能让别人挑出毛病说不好,差一点都不行!同事评价黄红:一点都不差!

  可不要小瞧“一点都不差”的评价,这可以说是对铁道信号专业施工最高赞誉。一座小站的信号楼里,就有几十万根线头,像枢纽工程那样的大站信号楼,会有上百万根线头,任何一根线头位置都绝不允许发生错误。特别是既有线改造工程,涉及新老设备交换,要在短暂的封闭点里完成众多线头的换插,难度更大。

  这个评价不仅是称赞黄红工作一丝不苟、技术高超,也是不少铁路局对黄红在要点施工中从不误事的褒扬。从2009年峰福线开始,到现在黄红主持了12个项目的技术工作,全部实现了“一点不差”开通,为企业创造了品牌、赢得了荣誉。

  2010年,京广线2300多公里信号改造工程基本结束,然而武汉枢纽信号改造迟迟未动工。武汉枢纽,我国十大铁路枢纽之一,仅每天从武汉长江大桥通过的火车就接近300列。该段施工复杂,安全压力大,被视为京广铁路的“高压线”,维修部门挠头,一般施工单位不敢接。任务交到三公司一段手中,黄红受命挑起项目技术主管的重任。7月份开工,正值“火炉”武汉最热的时候。四十多公里的线路,黄红步行勘察,编制施工方案。她带领大家夜以继日抢时间、赶进度,运送电缆、开挖过道、换装信号设备……进入开通阶段,建设单位为了尽量减少停电对客车正点率的影响,把封闭施工点一压再压。难度最大的汉阳到余家湾三站两区间的开通,本来需要六个小时的封闭点,结果缩短到三个半小时。从第一个封闭过渡点开始到最后一个区间开通,信号楼新插入和拆除的1500多根网络连线,准确无误,真正实现了“一线不错,一事不出,一点不延”。该工程获得武汉铁路局贺电表彰,荣获武汉局“最佳工程质量奖”和“最佳后勤保障奖”。

  2014年5月,黄红担任新乡南站信号大修和京广自闭项目总工程师。新乡南站客货运营量以及编组能力位居亚洲第二,站场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京广自闭70多公里的线路,黄红步行三趟实地进行定测、复测,向设计院提出了3个信号机位置更改方案。现在项目基本是微利,物资计划稍超一点就容易使工程亏损,而略少一点就会耽误工期。信号专业物资品种特别多、琐碎,一个信号楼的物资品种就多达数百种。项目部负责物资工作的卢天才说:“黄红负责提报物资计划,特别准,最大程度节约了材料。她还是个工作狂,那段时间,每天晚上10点11点听到手机响,就知道是黄红来催问物资材料进场的情况了。”每天凌晨利用“天窗点”,黄红带领员工历经200多次“一点不延”过渡施工,于12月5日按期顺利开通新乡南站(I级施工),受到郑州局贺电表彰。

  黄红在单位还有“工地神医”“救火队长”等称呼。有故障,黄红能在最短时间内排除;哪个项目技术力量不够,领导总是想着让黄红去。在滨绥线五站五区间开通时,各项试验均准确无误,但有一套设备始终无法正常显示,众多技术人员百思不得其解,此时距离封锁施工结束不到1小时,大家急了。黄红知道后凭经验判断,问题可能出在设备开关上,搬动了一下开关,设备开始正常运转。在佳福线车站电码化改造中,黄红创新“合理利用仪表快速区分既有设备联锁用线”方法,使原来需要三个人三天才能完成的工作量,两个人半天就完成了,为开通赢得宝贵时间。在哈大线“龙头”——哈西枢纽,给黄红的时间只有1个多月,但仅动车所就有76组试验要做,还有我国第一条高寒地区高速铁路道岔融雪信号设备安装工艺不定型需要研究。黄红按期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并总结了道岔融雪信号设备安装工艺,为企业积累了经验。

 

“铁路信号施工是很苦,大家一样干,我没有什么特别的。”

 

  野外作业特别艰苦,特别是女同志长期在外的确不方便。一段党委书记杨景正说:“黄红当团员的时候,是优秀团员;当党员的时候,是优秀党员;作为女性,是‘三八红旗手’;作为员工,是单位的‘十大优秀员工’,特别能吃苦。以前我们安排女工下基层,经常有人提出这样那样的困难,工作难做。黄红在道德讲堂上演讲后,现在大家不提困难了。调度说现在安排工作顺利多了。不少女青工从她身上看到自己的发展方向,重新规划了自己的职业发展生涯。”但黄红却一再表示,大家一样干,自己没有什么特别的。

  2001年12月,建设单位要求一周内必须完成南宁长塘站微机监测施工并开通。黄红等7名青年技术骨干成立突击小组,加班加点抢进度。他们住在当地老乡家中。长塘站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附近只有七八户人家。由于房间少,黄红和张萍、岳海莉3个女孩子挤在一张不大的床上。老乡家的房子是木板楼,当地习惯在楼板下面拉上彩条布装饰。老鼠总在彩条布上往来蹿行。每天晚上都会有老鼠从彩条布上掉下,大家经常在睡梦中被老鼠砸醒。刚开始时女孩子们被吓得惊叫大哭,隔壁的男同志赶紧过来帮忙抓老鼠。后来习惯了,几名女孩子自己抓老鼠;再后来,抖掉被子上的老鼠接着睡。

  人难免有身体不适请个病假的时候。但黄红总以工作为重,以顽强的毅力克服自己的困难。2013年11月3日,新乡南场项目开工,建设单位要求在一个星期内必须把所有需甲方提供的物质数量做出申请表,因为年终财务部门要关账,不然物资需要自己单位单独采购。黄红接到通知后,反复核对图纸、统计,但颈椎病犯了。黄红就近找到一个小诊所打“封闭”,经过三天三夜的辛劳,终于将物资申请表做好。黄红的徒弟张衡说:“那些天看到黄姐脖子僵硬僵硬的,贴着黑乎乎的膏药,两条胳膊都抬不起来,就这样还坚持调查施工现场、核对物资和材料、做表格。”

  一段办公室小刘说:“黄姐身体不舒服也不肯说。在武汉枢纽项目施工时,她因为太辛苦流产。身心都受到巨大伤害的她,只在医院待了三天就拖着极度虚弱的身子回到施工现场,把自己的母亲气得直哭。当时谁都不知道,只以为她病了。好几年后,我们作为姐妹聊天时她才告诉我。”

  2013年9月,黄红担任佳福线等三条线17个车站电码化改造工程技术主管。佳福、鹤岗、鹤北三条战线分布成三角之势,站与站相距很远,交通不便,条件艰苦。黄红制定了“分头出击、多管齐下、游击施工”的战略。开通期间,她带着参建员工长途跋涉,昼夜奔袭,每开通一个站就连夜搬家转移到下一个站。在连续两个月的开通中,大家居无定所,有些偏僻的小站连吃饭的地方也没有,全靠方便面之类的干粮充饥。佳福线开通受到哈尔滨铁路局建设处贺电表彰。

 

“是企业培养了我,我要用感恩的心做好传、帮、带。”

 

  只要工地上年轻人想学技术,黄红就会不厌其烦地手把手地教。有时间时,她甚至会整天在信号楼或现场陪着徒弟干活,一点一点告诉徒弟怎么做。到现在黄红先后带过近20名徒弟,都成了技术骨干,好几个已经独当一面。

  今年27岁,已经是郴白自闭项目部总工程师的向新华2010年来到武汉枢纽汉西站实习。他说:“刚参加工作的我对现场施工非常懵懂,不知干啥,也不知咋干。都是她一字一句,手把手地教我。就连她生病住院期间,还打电话指导我怎样去做好模拟实验盘,怎么去看施工图纸。”

  黄红说:“当年师傅史西安他们也是这样教我的,是企业培养了我,我要用感恩的心做好传、帮、带。”

  黄红的徒弟,对师傅不叫“师傅”,叫“姐”。工作上是严师,生活上是大姐。她教徒不训人、不骂人,对手下的技术员也极少说重话。小伙子的衣服破了,她不吭声地给补好;男孩子不讲究个人形象,她时常唠叨他们衣服该洗了、头发该剪了;小姑娘有心里话总是想跟她唠唠嗑,遇上困难、受了委屈也会向她倾诉。

  张衡还记得,2013年冬天,当时零下7度左右,宿舍仅有一个电暖扇取暖。“我去黄姐那请教问题,她怕我冷,把‘小太阳’转向我。”不经意的小动作,黄红将温暖照进别人的心里。

  2009年,在峰福线,黄红首次独立负责一个项目的技术工作。个别人对黄红担任技术主管心存不服。这种情绪影响到一些刚毕业的小姑娘。几个新工抱团抵制孤立黄红,以至于不服从工作安排。一个小姑娘当面顶撞她说:“就你那点水平,就你那形象,凭什么当技术员管着我们。”当时黄红委屈地哭了,但是却没有告诉领导。后来领导从别人口中得知这件事情后,要对这个小姑娘进行批评。黄红听说后主动找到领导,请求领导不要批评这个新工。她说:“我工作中确实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工作安排有时候不太科学合理,大部分责任在我。这段时间总是加班,太累了,她们都还小,刚出校门,有点脾气有点个性是正常的。再说了,我对她们就跟自己的孩子一样,要是我的孩子刚毕业,这么小的年纪就东奔西跑干这么艰苦的活,我也会心疼,我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遇到关心爱护她的师傅,包容她的领导。”

  黄红的宽容让新工对自己的做法非常惭愧。在此后的工作中,新工们更多地感受到了黄红高超的技术、踏实负责的工作态度、与人为善关心他人的品德。闲暇之余,黄红带着小姑娘们逛街购物,寻觅当地特色美味,跟她们聊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大家相处得像姐妹一样。峰福线施工结束后,转移工地时黄红送她们上火车,她们抱着黄红直哭。一个小姑娘说:“黄姐,我们不想和你分开,我还想跟着你干活,我怕再也碰不到你这么好的师傅了!”

 

“干完这条线,就申请回去。”

 

  黄红也想当一位好母亲、好妻子、好女儿、好儿媳。说起家庭的事,她满脸愧疚。采访时问她一年能在家多长时间陪孩子,她惭愧、也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将近一个月吧。”

  为照顾女员工,三公司一段成立了女子工班,平时在基地做配线类的辅助工作,有工期紧张的站线施工任务时,就集体到一线突击。黄红总是说:“干完这条线,就申请回去。”然而,段上一个项目接着一个项目安排下来,黄红也始终没有将这句话真正付于实施。让黄红非常感恩的是,“这两年,段里将郑州附近几个项目交给我负责,如家里有事,方便多了。”

  黄红的丈夫王海波一米八的个头,阳光帅气。两人经人介绍认识,因为黄红一句“愿意和老人一起住、照顾老人”而开始交往。王海波到工地看黄红,了解了铁路工人的辛苦和工作性质,没有被吓跑,却被这位出身农家的姑娘的朴实、善良和坚韧所打动,从此更多的付出一发不可收拾。虽然丈夫一直支持,但黄红也一直在为没有兑现照顾好老人的承诺而内疚。

  2008年9月,黄红忍痛离别一岁两个月的孩子,支援包西枢纽施工,一走就是3个月。黄红的同事沙秋雁回忆说:12月份一天晚上,看到黄红突然掉眼泪,已经晚上10点多了,黄红到院子雪地里打了一个多小时电话。为什么事,黄红也不说。后来了解,黄红接到丈夫的短信,“开完通,速回,妈妈已住院三天,心梗,医生已下病危通知书。”平时有什么事,王海波总是报平安。但这次王海波一个人既要照顾母亲,又要照顾年幼的孩子,一个人实在没办法。这时,离包西枢纽开通仅剩下两天时间,每个人的岗位和责任是固定的。黄红看着段部的工作安排,无法做到因为自己而给单位增加困难,只好请自己的母亲先赶到郑州帮忙。包西枢纽顺利开通的当天,来不及庆祝,黄红心急火燎地登上回家的火车。

  王海波说:“每次提到女儿,黄红都会落泪。她每次出门要瞒着孩子。女儿好像心里在埋怨她,以前不太肯接她的电话。”

  黄红说:“现在孩子大一点,接电话好一些了。每次回到家以后孩子好像害怕我又会偷偷走掉,就像小尾巴一样跟着我,吃饭睡觉,连上洗手间都寸步不离,并且特别的乖,怕惹我生气……”

  黄红的女儿琦琦今年8岁,平时放学是奶奶去接。黄红回郑州期间,也想去接孩子。但她太不熟悉学校的环境了,琦琦告诉笔者:“妈妈两次没有接到我,我自己走回来的。”而从学校到家,要过两个路口。后来家人一致不让黄红再去接。

  两口子平时也讨论过黄红干脆回郑州,别在外面干了,把家照顾好就行了。“但她总想着自己是单位重点培养的女工和技术骨干,总想着要感恩、回报,现在她就把企业当作了自己的家,要为企业负责。”王海波说。考虑照顾家的时间更多、支配更自由,黄红没有被说动,王海波却辞去了还不错的工作,自己开办公司。这几年,有几家很好的单位请王海波去工作,也都被王海波婉拒。

  徒弟们爱和黄红开玩笑:黄姐,你这样一点不保留地教我们,我们都学会了,你不怕没事干了?黄红总说:好啊,你们都学会了,我正好可以回家了。

  在施工一线一干就是十六年,谁不想回家?但守好企业这个大“家”,却是黄红更大的愿望。黄红说,只有顾全了企业这个大家庭,把个人追求融入企业发展的洪流中,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琦琦刚开始学葫芦丝,不太熟练的声音却成为黄红耳中最美妙的音乐。闲暇时候,黄红反复看手机拍摄的女儿吹奏的录像,想多看一点女儿的成长。采访组准备离开黄红家的时候,琦琦给大家吹奏了一段《月光下的凤尾竹》。纯真、稚嫩的声音,勾起笔者对乐曲的“回响”,耳旁似乎流转起那悠扬的曲调。望着好不容易聚在一处其乐融融的一家四口,笔者突然感到,黄红不就像这优美的旋律一样吗?静谧,荡涤人的心灵。 【兰溪 夏天 景正 赵萌 刘雁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