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荣倖

记者:今年路局在推进安全风险管理和“三化”建设方面,主要思路和工作重点是什么?

何庆平:今年,路局将继续坚持“三点共识”和“三个重中之重”,坚持“安全稳局、基础取胜”战略,坚持以“三化”建设为载体,以管理创新为手段,以干部作风督查为重点,以管好用好“两个系统”为抓手,全面深化安全风险管理,推动安全工作持续向好发展。

上半年全局各单位在安全风险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主要包括提高安全认知水平,做到用心保安全;加强安全基础建设,做到基础保安全;推进安全规范管理,做到源头保安全;狠抓风险过程控制,做到细节保安全;补强技术管理短板,做到专业保安全;管好用好“两个系统”,做到科学保安全;卡控安全重点关键,做到均衡保安全。

记者:在运用安全信息监督管理系统的过程中,我们取得了哪些成效?

何庆平:安全信息监督管理系统的使用对加大管理力度、强化作业控制、管控安全风险、转变干部作风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一是实现了检查常态化。能动态掌握局管范围内各专业、各部门安全监督检查信息,以及各级管理部门、个人的安全检查工作写实。二是动态掌握单位和个人安全履职尽责情况。建立单位和个人量化安全管理指标体系,根据干部现场检查记录,实现安全问题分类、分级、分专业汇总分析。三是促进监督检查规范化。建立分系统、分专业检查表,明确检查要点,实施对照检查。四是促进了检查整治落实。各级管理干部下现场检查发现了大量安全生产方面的问题并制定了整改措施,明确了整改责任、期限,有些问题还根据实际情况纳入部门安全生产问题库或专项整治,促使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五是起到风险预警的作用。建立安全问题库对安全问题进行多角度、多维度统计分析,找出全局安全生产中存在的倾向性、关键性、超前性问题,对各单位安全管理情况进行评价,并进行风险预警。

安全信息监督管理系统从3月25日正式使用到7月30日24时,全局各级干部共进行现场检查323560人次,发现安全问题和隐患240910个,其中作业项110224个,设备质量项64427个,管理项54807个,外部环境项11456个,性质严重的33087个,基本实现了安全检查的信息化管理。

记者:当前全局安全形势如何?安全风险管理存在哪些问题?

何庆平:上半年全局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发生各类事故207件,事故数量居高不下,施工事故集中爆发,恶性相撞事故多发,作业事故遏制不力,“5·20”事故打破路局安全天数,说明我们的安全控制能力还不强,安全风险管理仍需强化。

从上半年的情况来看,全局在安全风险管理上主要暴露了三大问题:一是风险认知水平不高,突出表现为对风险无时不在的认识不深刻,对变化就是风险的认识不到位,对风险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不敏感。二是作业风险防控不力,主要表现在惯性作业事故高发,现场风险研判不准,作业风险无处不在。三是管理源头风险突出,包括专业管理严重缺位,技术规章管理薄弱,干部履职存在差距以及从严管理落实不力。从主要安全风险隐患来看,施工安全、防洪安全、劳动安全、设备质量、作业标准、路外安全等风险依然是我们需要卡控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