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肖培清 郭淑贞 侯 强

图为曹俊齐正在养护装载机。苏睿摄

他5分钟就能装满一辆60吨的货车,还有一手驾驶装载机投篮球、扎气球的绝活,同事们都说他应该叫曹堪奇”

人物素描 曹俊齐,郑州铁路局长治北站晋城北装卸车间装载机司机,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0年来,他驾驶装载机装载的货物超过8万车,未发生任何一起装载事故。

2014年年末的一天,在长治北站管内晋城北货场,河南省铁路装卸系统大赛装载机组实作比赛正在进行。

实作比赛分绕越障碍和模拟装车两个环节。最后一个出场的曹俊齐深吸一口气,稳步走向装载机。绕越障碍的难点在于两个直角拐弯,装载机车身大,驾驶位高,要保证车身、车轮、车斗都不碰到杆线,曹俊齐必须让装载机准确走好拐弯前后3厘米的路程。他沉稳地驾驶着被自己叫做“铁牛”的装载机来到了拐弯处,一把扭过方向盘,装载机原地一转,贴着杆线驶出了障碍区。

接下来的模拟装车环节,曹俊齐驾驶着装载机挂挡、铲料、移库、调头、倒料……装载机的翻斗像长了眼睛一样,精准地将货物投放到指定地点。最后,曹俊齐以绕越障碍1分30秒、模拟装车4分20秒的优异成绩,夺得了装载机组实作比赛冠军。

今年48岁的曹俊齐,是长治北站晋城北装卸车间的一名装载机司机。多年的用心钻研与勤学苦练,让他练就了一手能够驾驶装载机投篮球、扎气球的绝活。庞大的装载机在他的驾驶下,就像被训练过一般乖巧、听话。 别人装满一辆60吨的货车要7分钟,他只要5分钟,而且装货均匀,没有洒漏。30年来,他驾驶装载机装载的货物超过8万车,未发生任何一起装载事故,同事们都说他应该叫曹俊 “奇”。

曹俊齐把装载机看成是自己的好兄弟,称它们为 “铁牛”。是牛,就有“牛脾气”。为了降伏装载机的 “牛脾气”,曹俊齐在身、手、眼、心等方面下足了功夫。

装载机的驾驶室四面是玻璃,夏天像蒸笼、冬天像冰窖,驾驶员没有良好的体能、过硬的本领就会无法适应而导致操作走样。曹俊齐从年轻时就养成了每天锻炼的好习惯。平时,无论是作业还是训练,他常常在车上一呆就是好几个小时,从不叫苦叫累。有时候,为了尽快装好一整列车,他甚至会忘记吃饭。

操纵装载机作业,驾驶员需要双手协调动作,左手要掌握方向盘,控制前进和后退挡,右手则需操纵上升和翻斗2个操纵杆。上升操纵杆又分上升、下降、浮动、封闭4个挡位,翻斗操纵杆也分翻斗和收斗2个功能。刚上班的头几年,为了做到熟练操纵,曹俊齐把家里用木桌仿造的操作台都磨得锃亮。

货物装载能否准确到位,关键在于?望。装载作业时,曹俊齐既要掌握装载机翻斗与货物之间的安全距离,又要留心车辆四周是否有人走动。为确保铲料、投料精准,初学开车时,曹俊齐先在车上判断翻斗与货物视距,然后下车测量,找准误差。后来,他又将货场周围的一些重要标志物作为自己判断距离的参照物,进一步提高装载机行驶精准度。经过一段时间的苦练,他驾驶装载机铲料、投料的目测距离与实际距离误差能够控制在3厘米以内。

在实际工作中,曹俊齐发现铲装小料货物的方法效率不高,于是做了改进,在铲装小料货物时,先操纵装载机将货物推成一长溜,然后竖着平推,一铲就可以清理完过去七八铲才能清完的货物。

装载机十分笨重,要让它听话就需熟练掌握其工作原理和结构,并用心养护。刚工作那段时间,一离开驾驶室,曹俊齐就跑到养护班组缠着师傅问东问西,了解装载机工作原理以及零部件作用。慢慢地,他掌握了各个零部件的 “秉性”。装载机工作时间长了,有些零部件常常 “罢工”。他细心分析,找出其 “罢工”规律及深层原因,采取细操作、精养护等办法,让装载机变得越来越 “听话”。

从基础操作到懂修理会养护,从熟练驾驶到提高装车效率,曹俊齐与装载机成为了 “知心朋友”。他担任班组长23年来,该班组使用的装载机未发生过一起设备故障和安全事故。他先后获得河南省技术能手、郑州铁路局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并于今年五一前夕获得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

记者感言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曹俊齐在30年的时间里,装载超过8万车的货物,需要多少次挂挡、前进、后退、装料、卸料,已经算不清了。但他千百次地重复把一件事情做好,就最好地诠释了这句话的深刻含意。曹俊齐的“奇”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做好一件事情,认真和用心是第一位的。

曹俊齐所在的长治北站是郑州铁路局货物运输第一大户,年计划外运煤炭杂货7040万吨。在这个站管内的26个中间站、2个货场中,有100多名像曹俊齐这样的装载机司机。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做着同样的工作,彰显出平凡中的伟大。铁路运输浸透着他们的汗水,有着他们的贡献,让我们向他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