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付世坤 通讯员 宋曹梓瀚

“肖哥”叫肖闯,今年48岁,是綦江站客运值班员。乐观开朗、乐于助人的性格会让认识他的人竖起大拇指说一声:“肖哥”很不错。

肖闯带领的客运班组有4男8女一共12人。8名女性中,有一半都是近几年入路的青工。工作中,肖闯在传授业务知识的同时,非常照顾她们,总把相对轻松的工作交给她们。每次接车,在站台中部与列车长办完交接后,肖闯总会向站台一端走去,去换站在站台最末端的同事。每次吃饭或者间休,肖闯都会让女同事先去,自己坚持守在进站口。

就是这样一个人见人夸的“肖哥”,在2014年12月4日这天,他的命运发生了转变。

2014年11月以来,肖闯觉得身体不适。11月底,他去医院检查。经过綦江、重庆的好几家医院反复诊断,最后确诊为:喉癌、中期。

肖闯的妻子叫周琳,是綦江站客运员。肖闯之前在一个偏远小站从事货运工作,2008年才调到綦江。周琳本以为可以“妇唱夫随”,没想到两人却被安排到了不同的班组。每天早上交接班时,二人才能见上一面。相对于乐观开朗的肖闯,周琳显得多愁善感。

肖闯在确认喉癌之后,开始在重庆的医院接受化疗。乐观的肖闯在第一次化疗之前,非要拉着妻子来个自拍,他说等多化疗几次,自己头发掉了,人瘦了,就没那么帅了,一定要把自己最好看的一面记录下来。

考虑到肖闯夫妻这种情况,车站准备让周琳休假,好好照顾肖闯。看到春运期间车站日益增大的客流,周琳拒绝了。在丈夫最需要自己的时候,她选择坚持上班。

周琳上一天休两天,早上8时交班。每次下班后,周琳便乘坐汽车从綦江赶到重庆陪丈夫,第二天下午又从重庆赶回綦江准备第三天上班。周琳放不下自己的工作,更放不下丈夫,在綦江和重庆之间不停地来回折返。

从去年12月肖闯接受化疗到如今,肖闯、周琳两人都整整瘦了一大圈。看到日渐消瘦、头发也掉了很多的丈夫,周琳总是愁眉不展。这个时候,反倒是肖闯开始安慰起妻子来。他又拿起手机,准备拍下自己和妻子现在的模样,肖闯说现在自己要把妻子的长相深深印在心里。

在肖闯开始接受化疗后,綦江站站长、党总支书记组织全站职工进行募捐,前后筹得善款7000余元。同时,重庆车务段工会对肖闯进行了慰问,讲解了“医疗保险”的相关政策,正在为他申请“帮扶救助”大病保障待遇,并持续关注肖闯的治疗情况。

肖闯的病情牵动了很多人的心。当肖闯从綦江站站长陈钢手中接过全站干部职工为他筹得的善款后,除了表示感谢之外,他还对站长说:“我一定尽快养好自己的病,然后回来再和大家一起并肩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