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1岁的付东立是大同站列尾车间的一名普通维修工。自1988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凭借多年积累的理论知识和现场经验,多次参与车务自管设备升级改造工作,在站内是公认的技术牛人。

列尾设备开通使用初期,故障较多,厂方提供的设备检测台只能测试整机性能。要想准确定位故障点,必须将各功能模块逐一拆解、排查,有时还要反复拆装、检测10多次,劳动强度很大。

老付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发明一个能快速准确定位故障点的机器。他对着各种零部件、电路图反复琢磨,尝试各种维修方法,没日没夜地研究。这让老付的身体有些吃不消,他时常出现头晕、恶心的症状。在同事们的劝说下,老付去医院检查身体。在做CT的过程中,他突然灵机一动: “对啊,可以通过医用CT机切片照相显现病灶的原理来检测故障点啊!”

刚做完检查,老付就直奔工作室,经过几十个日日夜夜钻研,终于研究出列尾检测 “CT机”。该设备将列尾装置的各功能模块集成至电路板上,通过各种接口,对各主要部件进行检测,不仅能准确定位主控板、副控板、电磁阀等核心零部件的故障,还能检测列尾确认仪、模拟电池盒等附属设备情况。

老付的列尾检测 “CT机”具有一次拆机、逐件诊断、准确检测、精确定位的功能,确保了故障主机当日报修、当日修竣、当日交付使用,使检修效率提高了近5倍。该设备获得2014年太原铁路局党支部立项攻关优秀成果奖,并申报了路局重点科研项目。目前,厂家已生产出第一代产品,准备审核后投入使用。

宋晓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