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许书桃 杜九六 本报记者 周奇

岁末年初,辞旧迎新。2月4日,春运工作正式拉开帷幕。今年是内江工务段资阳线路工区工长陈贵学经历的第33个春运。他总结自己的春运“三字经”:“早、细、实”,即早安排、细检查、真落实,有效提升线路设备质量,确保线路安全畅通。

说到“早”字。今年的春运工作比往年晚了十几天,可资阳线路工区的春运前期准备工作从元旦节后就已开始。

元旦后,陈贵学便带领工区职工开始着手对管内线路设备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做到不留死角、不留隐患。1月12日,资阳线路工区已对管内线路设备进行了一次地毯式检查。“检查工作不能等,工作要做到前面,这样留给处理的时间就更充裕。”陈贵学根据自己的体会,经常提醒职工。

说到“细”字。陈贵学对工区线路设备检查有自己的标准,什么超临补、超保养,在他那儿都是行不通的。

对线路设备检查时,要做到“一丝不苟、一点不差、一米不漏”。工区每名职工都有一本小册子,用来记录检查发现的问题。问题都要实名制,发现、处理、回检都要有记录。1月15日,工区对站10线进行检查,该条线路是煤炭专用线,煤灰长期积累淹没了股道。陈贵学和职工将线路刨出来,再对线路从几何尺寸、连接零件等检查了一遍。“线路设备检查不能简化、程序化,一旦漏检、错检,将可能出现重大设备故障,甚至造成重大事故,到那时就晚了。”陈贵学常向职工敲警钟。

说到“实”字。工区要求在检查发现问题时要做到认真仔细,解决处理问题更要落实到位。

春运前,陈贵学与工区职工重点对薄弱设备开展专项整治。在春运开始前的一个月,工区集中完成了重伤钢轨更换5根、伤损叉心1组、夹板5块。“检查不处理,白忙活。检查处理不到位,瞎忙活。”陈贵学时刻警醒职工。

“春运工作已全面展开,工务人唯有坚守实干,才能守护好两条无限延伸的钢轨,这就是对春运最大的贡献。”陈贵学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