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许凯 张义高

9月5日,在乌鲁木齐南开往重庆北的K1584次列车上,一名孕妇突然临产,情况十分紧急。在不能马上下车的情况下,车厢里搭建了一个“临时产房”,乘务员们齐心协力,让这名女子顺利产下一名女婴。

9月5日8时7分,K1584次列车从嘉峪关站开车,向重庆一路驰骋。8时20分,2号车厢8号下铺的旅客急匆匆地找到列车员焦急地说:“小妹妹,快点,我旁边那个孕妇好像要生了。”列车员李丹听到情况后,立即用对讲机通知了列车长田东。

接到讯息后,田东很快就赶到了2号车厢。了解孕妇情况后,他立即用对讲机对工作进行了布置:要求广播员立即在车内广播寻医,2号车列车员对车厢内旅客进行疏通,腾出一空铺位供临产孕妇使用。值班员将备用的一次性产包等医用工具迅速送到2号车厢,临近车厢列车员备好热水,然后又与运转车长联系,要求在前方具备医疗条件的停车站送旅客下车分娩。

经了解,7号下铺旅客叫刘亚娜,今年18岁,怀孕7个月。同行的是他的丈夫李桃红,今年21岁。夫妻俩从新疆阿克苏出发到乌鲁木齐,后来又坐上了K1584次列车准备先到重庆,然后想再转车回老家彭水待产。

8时26分,田东从运转车长处了解到,前方具备医疗条件最近的车站是酒泉站,但到达酒泉站大概还需要20分钟。“我是医生,人在哪里?”新疆煤炭医院退休的八十多岁的老中医莫先生在听到广播寻医的消息后,立即赶到了2号车厢。“应该很快就要生了。”观察孕妇的情况后,老中医说。随即,田东立即安排乘务员用床单和被套在7、8号这一组卧铺间搭起了临时产房。

“不行,我快要生了!”孕妇的一声惊叫再次让车厢里炸开了锅。“快点,躺平!”,医生带着准备好的剪刀等工具,立即奔进去,列车员李丹一直陪在孕妇旁边照顾着她,一边安慰她不要害怕、不要紧张。

8时30分,临时“产房”里传来了婴儿的啼哭声。车厢里不约而同的响起了旅客们的掌声。

8时40分左右,列车驶入酒泉站,在120工作人员的指挥下,列车工作人员和热心旅客一起将产妇和孩子送上了120救护车。

“感谢你们列车工作人员和那些好些的旅客,我老婆和孩子都平安了。”大约2小时后,田东得到了从医院发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