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 军 王小燕
兰州至敦煌Y667/668次“敦煌号”品牌旅游列车上,微笑服务旅客的张雪蔚
。孟华摄
当青春与梦想碰撞,便会点燃激情,绽放出最艳丽的花朵。
一名 “80后”的青年女性,她把梦想放飞在列车员这个平凡的岗位上,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诠释着新时期铁路精神。
张雪蔚,26岁,兰州客运段高铁车队列车员。3年前,这个怀揣着“铁路梦”的女孩子从军营进入铁路,成为了一名列车员。
“心有多大,梦想的舞台就有多大。”张雪蔚把车厢当做自己人生路上的第一个舞台,她在这里种下了梦想和希望。刚上班那会儿,目睹班组其他同事业务知识对答如流,看着师傅们娴熟地服务旅客,她那股不服输的劲儿立刻就上来了。在乘务途中,随身携带的业务书就成了她的贴身 “小伙伴”,除了做好日常工作外,乘务室、边凳都成了她的 “课堂”,一本本规章、一项项业务知识,她一遍遍读、一点点记,不到两个月时间,她也能站在列车长面前来一个业务规章 “一口清”了。去年,她先后参加车队、段和路局举办的技术大比武,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张雪蔚认准了一个道理: “简单的工作重复做,就是专家;重复的工作快乐做,就是赢家。”她一门心思做好服务工作,每趟乘务,她都会仔细观察每位旅客的特点,哪位旅客身体不舒服,哪位旅客心情不好,哪个铺位上有小孩……她都一一记录在小本子上。针对不同的旅客,她的服务就会有不同的侧重。今年春运期间,张雪蔚的车厢里来了一位由儿子陪同的老大娘。到了9时了,买完早餐回来的儿子却看见母亲还在盖着被子睡觉。细心的张雪蔚支开大娘的儿子,俯下身递给大娘一条床单,还帮忙找出了大娘的衣服,帮她收拾好后,大娘才从被窝里出来。这时大娘的儿子才反应过来,原来母亲大小便失禁,弄脏了衣服和床单,不好意思起床。
今年5月,兰州客运段成立高铁车队,张雪蔚成为了其中一员。她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学习的劲头更足了,工作的热情更高了。按照兰州铁路局要求,车队成立之初首要任务是开行兰州至敦煌Y667/668次 “敦煌号”品牌旅游列车。这趟比照高铁标准开行的高品质列车,要求在70天内训练出一支一流的人员队伍、打造出一流的列车服务标准。面对近乎严苛的体能训练、礼仪培训、标准练习,在近40摄氏度高温下的库内整备,张雪蔚丝毫没有畏惧。60多天训练,她瘦了近5公斤,脚上磨出的泡破了好、好了又破,脚底长出了一层厚厚的茧子。
张雪蔚不仅是业务学习带头人,更是班组的骨干、列车长的左膀右臂。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她还经常为班组工作提 “金点子”。7月10日,“敦煌号”列车首发前,她和班组的姐妹们编排了 《丝路花雨》飞天舞蹈,每趟车开车后,她们就为旅客献舞,赢得了大家的赞赏。此外,她还成为班组 “我帮你”服务队的主力,每趟出乘都为重点旅客提拿行李,帮助旅客联系出租车、旅行社、酒店等。在 “敦煌号”列车开行的1个多月时间里,她帮助过的旅客已接近100人,旅客亲切地称她为 “美女雷锋”。
今年以来,张雪蔚先后获得兰州局 “优秀共青团干部” “新长征突击手” “打造 ‘敦煌号’列车、跨入高铁时代先进个人”等多项称号。然而,在追梦的路上她始终没有懈怠,在列车车厢这个小小空间里,她用优美的舞姿演绎着青春,用不变的热情迎送着一批批旅客,用踏实的脚步践行着新时期铁路精神,在追梦中绽放 “青春之花”。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