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策铁路线远离公路,地处戈壁沙漠,临策基础部各车间的干部职工出行和施工,乘坐轨道车成了首选,在荒芜的临策铁道线上,时常可以看到红色的轨道车带着三五节客、货列车,时而奔波,时而停留,人员上上下下,成了临策铁路线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临策基础部管内的14台轨道车,有35名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们驾驶,他们以车为家,生活在路上,工作在车上,是名副其实的“野战军”,一般人都不愿意从事这项工作,这些大都未婚的小伙子们,基本采取上二十天休息十天的作息方式,四年来在鲜为人知的临策线上,默默奉献着、坚持着。
临策基础部党委、团委,积极打造党内品牌工程,针对管内“三最”:轨道车数量居全局最多,运行里程最长,任务最繁重的实际情况,通过严立项、定标准、季度评的方式开展共青团标杆轨道车流动红旗竞赛活动,通过物资奖励和精神鼓励等方式,稳定司机们的思想,调动司机们的工作热情。既加强了管控车轮运转安全,确保无行车事故发生,也提高了司机们学技术练硬功的积极性,激发了工作热情。
来自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的小伙子刑乐,是治沙车间的轨道车司机班长,四年来从一名不懂事的小孩逐步成为一名轨道车的技术好手,累计安全行车11万公里。他出乘的二十天里,随车携带的除了必需的饮用水,方便面,更多的是学习教材:《铁路技术管理规范》、《安全规章》、《轨道车司机》,在驾驶的间休时间,时常能听到他那朗朗的读书声或“叮当、叮当”的检车声。
通过三年多的成长,家在陕西榆林市府谷县的小伙子刘鹏飞,成为一名轨道车司机班长,在沙害严重的三、四月份,每天4点起床,检查车辆,4点30分开车出发巡线,为随后而来的旅客列车开道塘路,一直到晚上10点左右收车。安全行车11万公里,共发现车辆故障及安全隐患60多件,其中重大故障3件,紧急处理故障10多件,全部在规定时限内处理完毕。
是什么精神支持着年轻的他们而甘愿默默坚持。是希望:通往新疆的那段铁路快要建设了,开通后这条铁路就能和青藏铁路有一拼了。便捷的交通将迎来无数商机和友谊,无尽的宝藏将吸引全球关注,滚滚车轮带来滚滚财富。用不了多久,临策线沿途也会有学校、医院、更多的城镇,让我们的孩子在书本中看到我们的经历,让我们的孩子瞪大眼睛,以为这是天方夜谭。(付爱民)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