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 夏永静
2013年12月30日上午,位于四川省自贡市大山铺镇新燕村的青莲寺香客云集。青莲寺位于青岩洞半山腰处,山脚下内昆铁路下穿涵洞是唯一的上山通道。 “有了这座涵洞,香客上山不用穿越铁路,我的工作压力减轻不少。”新燕村村委会主任宋明英指着涵洞高兴地告诉。
这个涵洞宽3米、高2.5米。涵洞周边的农家乐生意红火。此外,涵洞附近有4个生产队,常住人口2000余人。
据了解,随着自贡市经济发展,百姓生活越来越好。近年来,这里的农家乐一家挨一家,俨然已成为当地百姓周末休闲娱乐的聚集地。
“这座涵洞修建之前,我们隔三差五就要组织护路队引导行人安全穿越铁路。香客上山求平安,而我们为他们的人身安全提心吊胆。”宋明英这样说道。
据宋明英统计,每逢农历初一、十五,穿越涵洞的行人数量日均近3万人、机动车200余辆。宋明英说: “可以这样说,涵洞让上山的行人更安全,这也是上山进香人数增长的原因之一。”
“镇上正街的人行天桥修建好后,我终于不用为孩子上下学穿越铁路而担心了。” 四川省宜宾市宜宾县孔滩镇的王彬高兴地说。
孔滩镇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宜宾县北部,内昆铁路穿镇而过,将孔滩镇正街分为新市街和新镇街。孔滩镇正街的人行天桥方便了当地百姓出行。
据孔滩社区书记黄自勇介绍,铁路沿线有中小学校、幼儿园以及农贸市场。 “有了这座天桥,危险路就变成平安路了。”黄自勇说。
内昆铁路内江至安边段建成于上世纪60年代,当时途经自贡市、宜宾市偏远郊区。社会经济发展加速城镇化进程,随着城市面积扩张,铁路渐渐由地处偏远郊区变成横穿城镇。这一变化在西南铁路沿途并不鲜见,这让成都铁路局面临着日益严峻的铁路沿线百姓人身安全问题。
“经常会遇到戴耳机穿越铁路的年轻人,打招呼他也听不见,每次急得我一身冷汗。”隆昌站公安派出所的护路联防员马夏林说道。在隆昌县金鹅镇矮子坡附近,成渝铁路与321国道、隆昌至泸州地方铁路并行,距铁路五步之遥便是居民区、公交站,每日穿越铁路的行人数量达2500余人。
与孔滩镇的情况相似,成渝铁路横穿隆昌县而过。但与孔滩镇不一样的是,成渝铁路穿过隆昌县形成的铁路道口近60处。
隆昌县综合治理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 “成渝铁路横穿隆昌市区所形成的铁路道口非常分散,行人的人身安全问题突出。”
马夏林告诉,他每天的防护任务就是通过对讲机了解列车的通过时间,列车临近人行道口前拉响警示喇叭并提醒行人不要抢越。在防护点附近,看到了 “严禁抢越铁路” “严厉处罚道心行走行为”等宣传标语以及铁路安全宣传图片。
据了解,隆昌站公安派出所管内设有固定防护点4个,10余名护路联防员每天在铁路沿线巡视。
“路外伤亡事故”是在成都局采访时经常听到的一个词。对于铁路部门而言,路外伤亡事故是衡量安全生产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从另一个角度说,这也是集中体现铁路部门心系沿线群众人身安全的一项指标。
成都局安全监察室主任何庆平告诉,防止路外伤亡事故的发生是一项系统工程,成都局相关系统和部门协调配合,机务系统把路外伤亡事故易发地点和关键铁路道口分布情况印制成卡片发给司机,并要求司机严格执行车机联控制度,责令司机多?望、多鸣笛,工务、电务等系统对道口进行定期检查,发现报警器等设备设施损坏立即进行修理。
在此基础上,成都局集中人力物力,购买宣传挂图,录制电视宣传片,送安全宣传材料入村、入乡、入校、入企,切实增强群众的安全意识。
目前,成都局管内平交道口共计90处,其中无人看守道口64处、有人看守道口26处,另有沿线百姓私设人行道口1000余处。 “安全隐患最大的就是这些私设的人行道口。修建下穿涵洞、上跨人行天桥是目前最好的解决办法。”成都局工务处综合科工作人员周恕说。
据了解,成都局今年计划启动立交通道建设工程90余项,重点推进成渝铁路成都至荣昌段、内昆铁路内江至宜宾段等区段的工程项目。截至目前,成都局在建的立交通道建设工程50余项、新建成20余项。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