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成立伊始,任生产运营部部长的刘福和从制度建设入手,提前建立防止工作漏洞,建立了《车辆固资台账》、《车辆技术资料》、《车辆管理办法》的规章制度、台帐、卡片。他从具体工作上入手,带领部门职工夜以继日,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高阳日晒,一瓶水、一个面包就顶一顿饭,新车随到随打,使用180天就完成3300辆C70E车体“打标记”工作,并通过路局调度所陆续整编运行车组,定制了独立的车次。他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经常思考如何提高运输效率,为实现“千里眼”、“顺风耳”成立了调度室,通过“运输生产信息查序系统”盯控公司车列到达卸重后,车辆运行轨迹、车辆分布情况,以生产日况表汇总后,向公司提供第一手车列运行资料。
年过半百的刘福和,虽然身患心脏病,还伴有糖尿病,但他工作的积极性丝毫未减,经常根据公司经营状况,不断调整追车频率,制定追车目标。运用好53辆/列卸重后,不超2.5-3天/日均周转率,返空到装车站的难度有多大。他身先士卒,带着药瓶,率领追车组赶赴在车辆失散所在局调度所,进行“面对面数车、点对点沟通、蹲点联系”,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搭起与各铁路局“追踪车辆网络体系”沟通平台,确保了他无论在单位盯控微机,查询车辆运行态势,还是在局管内、外,联系追排回车,都能够做到心中有数,追车的效率使用,效果明显。
随着经营发展触角不断延伸,装载货运量业务范围逐渐扩大,股东们发运货物,对运力需求也越来越紧迫、越凸显,车列解编、大点车、零散车不断增加,给生产部追车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老刘看在眼里、急在心头。2013年1月,正值煤炭市场旺季,“车皮”成了“抢手货”。他忍着刚动完心脏手术不久,病情处于康复痊愈过程的身体,带着药,和大家一起赶赴在追车路上,往返于北京、太原、济南、沈阳、武汉等铁路局,历时半个多月时间,靠着不抛弃、不放弃的意志,勤联系、勤沟通、勤协调,不厌其烦地介绍公司经营状况、想方设法得到外局调度领导的理解和支持,帮助老刘一个局一个局查询、一个站一个站搜索、一辆车一辆车回排,直到满足装车需求,他才稍稍舒了一口气,悄悄地又在就近医院输液去了。2013年追回大点列273列、零散车891辆。
因2年时间的车辆运行,截止2013年5月有部分车辆按规定到了段修期,为全面追踪车辆到期检修,确保行车安全和运输效率,老刘提前安排检修计划,采取“先段修后装车、重点追排零散车”的措施,在生产信息查询系统中,根据测算车辆运行状况,组织检修日程,准确定位,掌握车辆在局管内外分布情况,确保车辆回排及时检修。截止10月20日,到期检修车3100辆。他还加强局管内批准车配空盯控,防止车辆二次流失,深入装车点、核实零散车,深入包西车辆段、核实段修车,深入有车线、核实现有车,不失时机将修竣车、保留车及零散车集中起来,组成一列送达装车位,形成“追排车辆紧、运力保障好”的经营局面。(陈军)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