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年来,广西大规模铁路建设为广西经济新的腾飞插上了交通之翼,也为那些怀揣高铁梦想的铁路人提供了施展才能的舞台。为了改变广西铁路落后的面貌,他们满怀创业激情投入广西铁路建设大潮中,廖武州就是其中之一。

2011年以前,廖武州在南宁铁路局电务处工作,是一个已经习惯了机关工作节奏的上班族。随着广西铁路建设大规模展开,作为南宁局铁路信号专业的技术带头人,廖武州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创业激情。他曾经在铁路局计划统计处工作过,参与过广西铁路建设的前期规划,深知广西太需要高等级的现代化铁路了。2011年11月,廖武州到广西沿海铁路建设指挥部任副指挥长,分管站后工程和物资管理。47岁的廖武州已近知天命之年,他在工地上找到了久违的激情。很多人问他:“都在机关工作20多年了,哪里来的动力?”他说:“人生短暂,有机会能亲身经历广西高铁建设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我满打满算还有十几年的工作时间,一定要留下点什么,让自己没有遗憾。”

事无巨细、亲力亲为是廖武州的工作习惯。铁路站后工程十分复杂,特别是其中的“四电”集成工程更是专业众多而且技术含量高。廖武州初到指挥部,便和站后技术管理人员一起,组织人员学习、培训,快速弄清楚高速铁路站后工作的各项问题,理清工作思路。他来到指挥部工作后经常开会到凌晨,“白天晒太阳、晚上晒月亮”成为工作常态,这里的节奏与他以往的工作节奏完全不同。工作中,廖武州始终强调站后工程各专业必须要有协同作战的理念,各单位都是整个工程系统的一环,必须环环相扣、不能脱节。他明确了各专业工程师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责,指出交接口或交叉专业的工作更要共同关注、齐心协力。

廖武州常说:“能在现场解决的问题,就不要留到开会时再解决。”在指挥部的办公室里是很难见到廖武州的,他不是在施工现场协调施工,就是在与工程相关的地方单位处理问题。2012年是广西沿海铁路铺轨和站后工程施工的关键时期。廖武州首先抓好设计图供应工作。在一年时间里,他先后多次亲自到设计单位商谈设计图事宜。站前站后关联施工的协调是他工作的重点。有一次,他在工地上跟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负责“四电”工程的指挥长黄国胜开玩笑说:“你是站后‘四电’工程的指挥长,我是副指挥长,我负责对外协调工作,你们安心做好‘四电’集成商的专业工作,我为你们做好服务工作。”此外,他主动和相关地方单位及广西沿海铁路公司沟通协调,做好外电引入和“三电”迁改工作。在建设指挥部,他把自己比喻成 “前锋”,意思就是遇到难题时他必须主动出击、冲到最前面积极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

现在,广西沿海铁路已经进入联调联试阶段,廖武州开玩笑说自己的情绪稳定了许多,不像施工期间那么着急上火了。看到眼前的工程作品,他很有成就感。在工程的收尾阶段,他最想表达的是对铁路施工单位的敬意,那些走南闯北的铁路工程人给他留下了许多感动。

高铁建设是成就梦想的舞台,看到在工地上迅速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廖武州备感欣慰。作为一名老铁路人,他在这里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年轻人在这里得到了重要的历练,他们碰撞出了梦想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