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已经进入昼夜温差变化大的季节,极易造成设备运行不良。近日钦州工务段针对这情况提早下手,采取有效措施,一完善四强化防温差。
一完善防断重点地段。对管内设备全面排查,科学分级别设立防断重点地段,将南防线K8+000~K20+600、K117+800~K172+300、黎钦线K0+000~K54+000及各线因顶进涵施工临时设置的缓冲区等地段设为A级防断重点地段;其余老线路及线路扩能新交接的线路为B级防断重点地段。按时完善防断重点地段的图片、台账,及时更新钢轨伤损数据。
一强化重点地段巡检。每班巡道工必须配备管内伤损轨及重点地段明细表,按要求对钢轨伤损及防断重点地段钢轨进行检查,并对剥离掉块等外部伤损进行测量,发现伤损有发展时及时上报工长进行处理。线路工区工班长每月必须对管内防断重点地段钢轨检查不少于两遍、每周对管内道岔及绝缘接头检查不少于一遍,并对表填写“道岔、绝缘接头每周安全检查表” 作为防断工作月报内容。段防断主管工程师和调度信息员要密切关注气温预报,按规定及时启动防断加班巡查工作。
二强化线上钢轨探伤力度。明确薄弱设备的探伤标准,加强道岔尖轨、基本轨尖轨、基本轨等薄弱设备的探伤检查,仪器探伤与手工重点检查相结合,抓好数据回放卡控,配足探伤数据回放人员,对防断重点地段缩短探伤周期,确保线路安全。
三强化薄弱设备整治。加强接头病害、超垫、轨枕失效病害的整治,按轻重缓急优先整治基本轨、尖轨、辙叉等薄弱部件病害,对小半径曲线、客车进路道岔导曲线等地段安装轨距加强杆,对无缝线路、正线到发线道岔以及正线曲线的扣件进行扭力复紧,加大伤轨的处理力度,严格按照线路动静态考核办法进行验收考核。
四强化应急处置准备。全面清查线路车间的防断备用料、机具、照明设备、工具备品等料具,要求车间配备钻眼机、锯轨机、打磨机等抢修设备,确保状态良好。加强防断预案学习,组织开展模拟断轨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及时果断地采取应对措施。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