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仍然是中国年末最真实的呼唤,火车票仍然是回家旅途的最大障碍,蛇年春运期间,被曝光的“车厢空荡荡”和“一票难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引发网友诸多疑问。

疑问一:春运票源如此紧张时候,为何还会出现空座?

当然这不排除有车票预留,席位复用,和因为动车高铁的一等座与商务座的价格原因从而出现空座现象的情况。此外还有不少旅客为保证出行“稳扎稳打”,一人抢买多张票,发车前退掉了多余的票。但此时离开车时间已近,很多需要票的旅客又不能及时买到“回笼票”,造成了被退票席位的浪费,出现空座。严重的影响了铁路部门的正常工作和旅客的正常出行。而出现“退票潮”与“提前占坑”的情况与铁路部门将退票费用降至5%有必须关联。

疑问二:车厢空座多,铁路部门为何不灵活调整?

为了方便旅客出行,保证绝大部分旅客的正当权益,遏制“黄牛党”和“抢票党”对铁路运输带来的影响,自9月1日起,全国铁路实施“全国通退通签梯次退票法”。即旅客退票和改签由原来的票面指定的开车时间前仅能在购票地车站或票面乘车站办理,改为在票面指定的开车时间前,可到任意一个车站办理。在开车前48小时以上退票,收取票价5%的退票费;在开车前24小时至48小时以内退票,收取票价10%的退票费;在开车前24小时以内退票,收取票价20%的退票费。

“全国通退”方案的推行方便广大旅客,体恤民心。“梯次退票”的实行限制“黄牛党”“抢票党”,一改“票难求而车厢空”的情况,充分释放运力,最终受益的还是广大的旅客。

也许铁路的新政策不是那么完美,不能兼顾所有人的需求。但铁路部门依然会用自己诚恳的态度和择善而为的实际行动赢得公众理解和乘客的配合,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买票越来越方便,乘车越来越舒适。同时铁路作为企业,以市场需求为中心进行改革,实施更多更好的惠民便民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