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一群给铁路罐车洗澡的“搓澡工”,也是清理罐车肠胃的“保健医生”,还是铁路行业里的“拆弹部队”,他们是集宁车辆段检修车间的一群洗槽工人,工作可以用“湿、热、毒、险、脏”来形容。

罐车主要用来装运易燃、易爆的原油、沥青、轻油及工业甲醇,还有强腐蚀性的酸、碱类液体,甚至还有易燃、剧毒的苯。当罐车到站后,化工企业将货物排出,但通常会将底部含有杂质的少量残渣留在罐车里。

这些含有残渣的罐车一旦进入检修库内,无异于六十吨重的炸弹,遇到火花,会造成严重爆炸、火灾、中毒等事故,所以洗槽工的任务就是在罐车进库检修之前洗净罐内的残渣,排除易燃、易爆物。

罐车里残留的原油、沥青,遇冷会凝固,需要用200—300Kpa的高温高压蒸汽“蒸桑拿”不少于90分钟,残留融化后,通过罐车底部的下卸阀流出。但是汽油、酸碱、甲醇、苯则因易燃、易爆的原因不能蒸洗,只能选择人工进罐排除。

为避免被罐里腐蚀性货物灼伤,洗槽工一年四季都要穿长袖厚衣,戴橡胶手套,穿长靴钻进闷热乌黑的罐里,夏天一身痱子,冬天汗水浸透棉衣挂上一层冰。由于管内刺激性剧毒气体弥漫,尽管带着防毒面具,每隔3分钟还是要上来透口气。洗罐时两人作业,一人下罐内作业,另一人在罐口防护,保证罐内人员的人身安全。

几乎每辆等待入库检修的罐车都有残液,洗槽工重复着起身、弯腰的动作,用塑料桶一桶一桶地倒出去。洗槽工李长军在这个洗槽站干了16年,只要变天,腰和腿就疼痛难忍,用妻子的话说,一腰疼就是要变天,比天气预报都准。“罐里面夏天闷热,冬天阴冷,时间一长,再好的体格关节也受不了,总得出点毛病”,李师傅接着说,“洗罐的活没人愿意干,但是为了保证罐内清洁和检修作业人员的安全总得有人去干。”(张良 王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