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茫茫大漠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担负着该段包兰线、海公线、乌吉线线桥养护维修、施工等测量任务,他们就是呼铁局乌海工务段测量队。这支测量队共有10名测量队员,平均年龄为28岁,主要负责测量线路的纵横断面、标高,曲线拨道量,道岔定位、设计和线路单元化管理。他们每天顶着烈日、迎着雨雪,晴天悬挂一身灰,雨天沾满一身泥,毫无畏惧的奋战在一线的最前沿。

这是一支敢打硬仗的队伍。在今年3月份包兰线、海公线集中修施工中,为了给大机捣固提供最准确的资料,他们根据集中修计划制定详细的了测量方案,他们提前一个月深入包兰线、海公线大机维修地段,每次施工,测量队队员们都起早贪黑,白天在现场风吹日晒干活,晚上回到宿舍还要整理内业。大家分工合作,互相配合,任劳任怨。他们采用快乐工作法,在作业中友情协作,测量起来更精准、速度更快。今年集中修期间累计完成线路纵、横断面309公里,股道67股,道岔247组,曲线146条的测量任务。并配合工务处大修科,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线路测量80多公里。这支队伍在平时作业中,特别注重人身安全、仪器使用安全、行车安全的盯控。

这是一支甘于吃苦的队伍。测量工作小组成员,每天需要耐着高温,顶着风沙,徒步测量10来公里线路。繁琐的工作加上整日的外业繁忙,同志们的身体上也出现了点点异样,有些同志在脚上磨起了水泡,还有些同志皮肤被太阳晒的、蚊子叮的引起过敏,尤其在晚上睡觉的时候身上特别的痒,不少同志甚至出现了过敏的症状。但是为了第二天早早的起来工作,早早的到达现场,他们没有人请假。测量工作单调而枯燥。但他们走的路却是不平凡的。

这是一支善于总结、善于学习的队伍。队员们每天早上开班前会,由队长进行分工;晚上开班后总结会,总结当天的工作情况,探讨并研究解决诸如怎么操作水准仪比较快、怎样才能读准数据、怎么才能发现数据异常等问题。测量队队员们沟通交流,互补互学,乐此不疲。他们每月组织一次测量技能比武活动,不断丰富职工测量技能。

自测量队2010年3月15日组建以来,共完成线路纵、横断面测量2300多公里、曲线1600多条,道岔2006组的测量任务,为管内线桥养护维修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截止目前实现安全作业1550天的好成绩。(马鹏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