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旭,藏族,来自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2011年6月份毕业于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7月份来到呼和浩特铁路局乌海工务段工作,现任乌海工务段本井线路车间助理工程师。

毕业来到乌海工务段报到后,李春旭被分配到巴彦线路车间杭锦旗线路工区见习,刚开始他自己感觉不适应,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实践联系的太少,自然得不到实际的应用,这些让他有点措手不及。要把纯理论的东西应用到实践当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于是他虚心请教师傅,同时自己认真分析总结,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磨练,他适应了自己工作环境,也开始在工作上做到游刃有余,使他从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转变为一名铁路职工。见习经历使他掌握了许多现场作业标准,也更好的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通过实践将专业知识进行再学习,总结,再研究,不断强化自身业务能力,善学习、勤总结,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尽职尽责。

2012年8月份,他聘任为乌海工务段助理工程师。调在人烟稀少、环境恶劣、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的本井线路车间任职。在没有高楼大厦,没有柏油马路,放眼望去却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和高渺的天穹,刚报到时他有些失落,也很失落。看惯了绿水青山、高楼大厦的他乍一来到漫无边际的沙漠,生活环境的极大反差,每个人都会惊愕、失望,当然他也不例外。然而,在本井线路车间工作了一两个礼拜后,通过快速的自我调整,他很快的融入了本井车间这个集体。本井线路车间,职工平均年龄都在45岁以上,青年职工就一两个,助工就他一个,具有大学学历的也只有他一个。因此,很多技术上的包括与电脑有关的活都落在了他的肩上,很多时候,白天他跟班作业,去现场盯控施工或维修,下班回来整理资料。每个周末他都在车间整理内业资料,把车间的内业整理的井井有条。由于地方比较偏远,他一个月甚至更多时间才能回来一次,他同事们每次打电话问他什么时候回来,他总是会说等忙完这一段就回去。他想车间之所想,急车间之所急,事事为车间着想,时时为车间分忧,处处为车间效力,特别是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敢于担当、勇于作为,是乌吉线的一个排头兵和急先锋。在偏僻的乌吉线,他努力着,奋斗着,把自己的青春写进乌吉线的铁路上,尽自己的力量为呼铁局的发展写上虽然微薄却不可或缺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