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22时20分,在焦柳线K977+251米处的八家河桥上人声鼎沸,二十五名身着黄色工作服作业人员,头顶作业灯,手拿T字扳手,正从北至南紧张地做到施工前的准备。

“记住松10留1,这样过车时护轨才不会弹起来。”施工负责人张家界桥隧车间技术员罗醉醉一边反复安全事项,一边沿途检查着。

这是张家界工务段张家界桥隧车间护轨改造作业现场。按计划,当天晚上工区将完成这座长200米桥梁上的护轨移位任务。

23时35分,封锁命令下达。施工现场顿时沸腾起来。

“第一组,上梭头。”随着施工负责人的一声号令,只见四名职工从不同的方向或用手,或用撬棍已将数百斤重的梭头抬起,“一二、一二…….”紧接着一阵整齐的号子声,“咣当”梭头已安全落槽。

与此同时,起先还留在螺栓上的扣件,早就被作业人员麻利地拆卸下来。接下来便迁移轨条作业。为了安全起见,工区选择安全系数高的,两端拔滚作业方法,在清理好轨条中间确无人员站立后,施工负责人罗醉醉亲自上阵。

“来,杨华!一、二……”

只见一条长达25米,重约1250公斤的钢轨,在两端作业人员的撬棍下,本来笨重的轨条显得格外的乖顺,在道心打了个360度的滚后,便躺进了事前预制的轨槽内。早就在一旁候命的覃遵刚,迅速带领螺栓紧固组向前开始了安装夹板、扣件。

“来,第二根,预备一、二……”

26日1时20分,随着最后一颗螺栓紧固到位,整桥235米护轨全部移至“新居”。此时,开始还躲在山梁后面的月亮早要爬到了头顶,作业人员工作服的上的反光带显得格外的耀眼,从山谷吹来的徐徐凉风,轻抚着作业人员满是汗珠的脸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