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环境恶劣的乌吉线上,每个工区周围都有几株沙枣树,因为它耐寒耐旱、傲视风沙、倔强生长在干旱少雨的乌兰布和沙漠。本井线路工区工长王全忠就像沙枣树一样,以顽强的毅力守护在乌吉线26年,为保证沙漠铁龙的安全畅通奉献着青春与活力,多次被评为段先进生产者、局民族团结先进个人。
130公里的乌吉线地处乌兰布和沙漠边缘,承载着阿拉善盟盐碱等化工产品的外运任务。本井工区管内K91至K92+600是风沙特别严重地段,经常会发生风沙埋道的险情。为确保线路安全畅通,王全忠坚持每周对风沙严重的地段进行检查,每当恶劣天气时,无论白昼,他都会随时对重点地段进行检查监护,发现风沙埋道时及时清除。遇有大风天气时他还组织除沙小分队随时跟乘机车清沙,时刻确保管内线路的安全畅通。在工作中王全忠是一个善于观察和琢磨的人。他通过多年来维修作业情况总结出了“先拨道再捣固然后细拨”的综合整治方案,随后更换失效大胶垫、复紧接头螺栓及扣件螺栓进行整治,使曲线病害得到了有效地遏制。其次针对管内线路道岔存在的设备老化,几何尺寸不易保持的情况,经过多次应用后总结出了先起道捣固、找平高低再拨道、改道校对水平、最后更换失效岔枕的方法进行道岔整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王全忠患有心脑血管及糖尿病,在2011年11月10日至12月5日的乌吉线换轨施工中,他不顾病痛和严寒,天天盯控在施工现场。有一天他高烧39度,硬撑着在施工工地上奔忙,大家看着他疲惫的身影和烧红的脸庞,很是心疼,都劝他回去打针休息,可他却说:“施工任务这么紧,你们在这里打换轨攻坚战,我在家里怎么能够坐住呀?这点小病不算啥,晚上吃点药,睡一觉就好了。”说完他又到施工现场继续指挥工作。虽然换轨施工又苦又累,大家在他的影响带领下任劳任怨,为了尽快完成换轨任务、确保线路安全畅通,工区职工不计个人得失,凭着努力拼搏、顽强进取的奉献精神,质量良好的完成了施工任务。
生活中王全忠是一位热心肠的好工长。乌吉线地处偏远,职工们经常吃不到新鲜的蔬菜。他为了改善职工的生活条件,下班后利用业余时间在工区院外开辟了一片菜地,并利用回家休息的时间与菜农交朋友,学习种菜的经验和技巧。他在工区的小菜园里种上了豆角、西红柿、茄子、玉米等蔬菜,每日下班后都要亲自侍弄菜园,给菜苗松土、浇水,经过精心的栽培,每年夏季职工们都能够吃上自家产的无污染新鲜蔬菜,不仅解决了职工吃菜难的问题,还美化、绿化了工区的环境。每到玉米成熟的季节,他把玉米让职工带回家让妻子和孩子品尝,让工区大家庭的每个成员都能够品尝、分享到劳动果实。
时光如梭,转眼间王观忠已在乌吉线度过了26个春秋,他把自己的青春年华、绚丽人生献给了沙漠铁路。在他的带领下,2011年本井工区全年完成维修任务正线保养16公里,其中优良12公里;道岔保养完成18组,其中12组优良的好成绩,管内k84+000-k86+000被称之为乌吉线的“王牌线路”,为保证乌吉线的行车安全奠定了良好基础。(田志梅)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