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宁工务段机械化车间焊轨队侧记

世界上各种各样的花,或典雅清香、或高贵浓郁。惟有钢花更热烈、更炫目,热烈的灼人肌肤,炫目的伤人眼球。但却有这样一群不顾个人安危的人,他们常年奔波在铁道线上,用焊花点缀人生,用汗水浇铸坦途,他们就是集宁工务段机械化车间焊轨队的18名职工。

焊轨队承担着集宁工务段管内所有运用设备的切割、焊接、打磨等任务,哪里有伤损钢轨的更换、切割施工任务,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像吉普赛人那样流动

5月8日10时10分,张集上行线k115处,一个戴着头盔和防护眼罩的汉子正娴熟地操纵着锯轨机切割钢轨,伴着铁屑在朝阳中迸射形成的夺目钢花,刺耳的噪音和呛人的铁锈味一下子打破了山弯中的宁静。同样戴头盔和防护眼罩的其他几名工友正忙碌着从路基往线路上抬运钢轨焊接模具,为下一道工序做准备。

几分钟后,随着“嘎吱”砂轮磨动石砟的声响,轨头多余部分被分割开。操纵锯轨机的康来锁摘下头盔,黝黑的面孔布满风霜,他放下锯轨机,反手捶捶后背,长时间的野外作业让他患上了严重的腰疼病。“今天天气不错,干活也顺当。”看他说话,嘴里只有一颗牙。“今年52岁了,年轻时不注意保养,现在吃饭也只能吃些易‘嚼’的食物。” 

由于天窗作业给点早,一年365天,焊轨队员们有200多天要在凌晨两三点起床,顶着星星颠簸在山路上。到达施工现场,还要往工地搬运各类工具:切轨机、打眼机、铝热焊剂、提轨架子、汽油发电机、打磨机、氧气罐,哪一件工具至少都有五六十斤重。逢着路基边坡陡峭,这些工具抬上工地,就已经把人累散了架。等待天窗点、测量轨长、切轨、套模具、焊接、打磨等多道工作完毕后,再将所有的机具抬上汽车,往往下午两三点钟才能返程回家吃中饭。常年奔波在张集、京包、集二、集包客线多个施工岗点,每日往返近200公里,时间一长,每个人都患上了不同程度的病症。但他们已习惯了这样的工作节奏和“吉普赛”生活。

工作就要承受炼狱般的煎熬

当新更换的钢轨入槽后和相邻旧轨接续在一起后,头发花白的薛富强师傅一屁股坐在钢轨里口的轨枕上,和对面的工友从纸箱中掏出焊接钢轨的砂模套在钢轨接口处,开始往套好的模具上涂抹封箱泥。 

“这项工作可是个细致活,别人干,我还不放心呢。”55岁的薛富强再有一个月就要退休了,干起活来依然麻利认真。他把砂模所有的角缝涂抹的严严实实,唯恐遗漏一处边角。 

钢轨焊接是一道要求相当高的工作。当坩埚中融化的铝热焊剂浇注砂模时,不能有砂石侵入,否则出现夹砂或气泡等现象造成钢轨折断。春秋季还好,最难熬的是夏季,50多度的钢轨温度已经让人有种透不上气的感觉,铝热焊剂变成钢水的温度高达3000多度,简直就把人直接塞入了火炉。 

两年前,33岁的兰海军来到焊轨队,初次上道时,远远看着师傅薛富强将砂模套在钢轨接口处,封泥、点火、倒钢水,一连串动作如行云流水,被深深折服了,立志要把这门技术学好。等到自己上手时,才知道师傅每做一次这项工作,就如同经受一次炼狱,他愈发敬重起师傅来。而如今,他也只能任由师傅再一次”炼狱。”尽管他多想把师傅替换下来,但师父的那句话在他耳畔响起:“退休了,就再没机会了干了。” 

奉献的激情始终在团队涌现

随着近两年高密重载的运输形势对线路设备提出的高质量要求,对钢轨焊接工艺也越来越高。老师傅们不放心,总是对每一个新来的职工手把手的教。可是,扬沙迷眼、阳光暴晒、高温灼人,很少有年轻人能坚持下来。但能留下来的,用薛富强的话说,就“不是孬种”。为了不被师傅们看不起,不当“孬种”,谢伟从调入焊轨队的第一天起,就跟在师傅们身后踏踏实实学起来。业余时间,他在车间用废旧的钢轨拼成的钢轨铝热焊演练操作平台上,严格按照标准工艺演练,对每一个关键点的操作步骤进行反复强化。功夫不负有心人,谢伟很快就就掌握了铝热焊技术,成为业务尖子。在多次局、段技术大赛中拔得头筹,先后荣获自治区技术能手、金牌工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称号。针对曲线上股侧磨轨与新轨焊接(铝热焊)点错牙超限的难题,谢伟经过反复实验,提出了采用钢轨仿形打磨机进行精细打磨的方法,使打磨后的新旧轨磨耗过渡一致,解决了焊轨作业的一大难题。

业务素质的提升、高度自觉的奉献意识,让焊轨队员们成了战无不胜的“常胜者”。他们平均每年焊接800多个接头,无一处不达标、无一处不优良。

12时30分,当最后一朵打磨的钢花溅落在轨枕间,焊轨队员们一直紧张严肃的神情才舒缓下来。说起工作,他们侃侃而谈,抑制不住的自豪;扯到家庭,他们则缄口不语,满脸愧疚。男人,是家庭中的顶梁柱,但他们为家庭付出了什么呢?

“每天凌晨起床,影响家人休息;中午回不来,家人还要给留饭;下午回来饿极了,囫囵扒拉两碗,又要补觉,和老婆、孩子聊天的次数能扳着手指头数出来,没时间干家务活。”车间副主任李志杰和大伙把工具再次抬上汽车,眼圈略微发红,“我从没听他们抱怨过什么。为了工作,他们都豁出去了,我真感谢这帮弟兄们。” 

焊轨队员们,就像铁道线上无数盛开的钢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着对铁路的满腔热情、表达着对岗位共同工作的热爱。虽平淡,却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