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建设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关乎国
计民生与社会发展的长远大计。工程项目领导干部作
为项目的引领者与掌舵人,其工作作风直接影响着项
目的成败得失。强化“快不得”的稳定感、“慌不得”
的定力感、“松不得”的警觉感、“停不得”的进取感,
这“四感”对于塑造卓越的工程项目领导干部工作作
风、确保工程项目顺利推进具有极为关键的意义。
强化“快不得”的稳定感,是工程项目稳步推进
的重要保障。工程项目涉及众多环节与大量细节,从
项目规划、设计到施工建设,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严谨
细致地开展。在工程设计阶段,若一味追求速度而忽
视对地质条件、周边环境等因素的深入勘查与分析,
可能会导致设计方案存在缺陷,为后续施工带来巨大
隐患。例如,在桥梁建设中,如果没有对河床地质结
构进行精准勘探就匆忙确定桥墩设计方案,可能会引
发桥墩沉降、桥梁垮塌等严重后果。因此,工程项目
领导干部要有“慢工出细活”的耐心,遵循工程建设
的客观规律,在确保每一个环节质量可靠的前提下稳
步推进项目进程。在项目决策过程中,充分征求专家
意见,组织多轮论证研讨,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全
面评估,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施工计划
与方案,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筑牢根基。
“慌不得”的定力感是工程项目领导干部必备的
素养。工程项目建设周期长,期间会面临诸多突发情
况与意外挑战,如原材料价格波动、恶劣天气影响、
施工技术难题等。在面对这些复杂局面时,领导干部
若慌乱无措,必然会导致决策失误、指挥混乱,进而
影响项目进度与质量。例如,在遭遇极端天气导致施
工停滞时,领导干部应保持冷静,迅速组织人员制定
应对预案,合理调整施工计划,安排工人进行设备维
护、安全教育等工作,将天气影响降到最低限度。这
就要求工程项目领导干部在日常工作中注重自身心
理素质的锤炼,不断提升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通过
加强学习,积累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培养沉稳果断
的决策风格,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临危不乱、有条
不紊地指挥项目团队应对各种挑战,确保工程项目始
终沿着预定目标前进。
“松不得”的警觉感犹如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安全
卫士。工程项目涉及大量资金投入、人员调配以及物
资管理,稍有疏忽就可能滋生腐败现象,同时安全质
量问题也时刻威胁着项目的顺利进行。在工程招投标
环节,如果领导干部放松警觉,就可能让一些不具备
资质的企业通过不正当手段中标,为项目埋下质量隐
患;在施工过程中,若对安全防护措施监管不力,就
可能导致安全事故频发,造成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因此,工程项目领导干部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觉,严
格遵守党纪国法与行业规范,加强对项目全过程的监
督管理。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对工程质量、安全、
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进行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及
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同时,加强廉政教育,强
化自身廉洁自律意识,杜绝一切形式的利益输送与腐
败行为,为工程项目营造风清气正、安全有序的建设
环境。
“停不得”的进取感是工程项目持续发展的动力
源泉。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社会需求不断变化的时
代背景下,工程项目也面临着不断创新与升级的压力。
如果工程项目领导干部满足于现状、固步自封,项目
就很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例如,在建筑
工程领域,随着人们对绿色环保建筑需求的日益增长,
领导干部应积极推动项目采用新型节能材料、绿色施
工技术,打造环保型建筑标杆。这就要求工程项目领
导干部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与强烈的创新意识,勇
于探索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式。鼓励团队成员开展
技术创新活动,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交流,
引进先进的技术理念与管理经验,不断提升工程项目
的科技含量与品质标准,使项目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
时实现可持续发展。
工程项目领导干部工作作风的“四感”相互关联、
相辅相成。稳定感为项目奠定坚实基础,定力感在困
难面前保驾护航,警觉感确保项目健康运行,进取感
引领项目迈向更高层次。在工程项目建设的伟大征程
中,领导干部唯有时刻坚守并践行这“四感”,才能
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打造出经得起时间考验与社会检
验的优质工程,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
贡献卓越力量,在新时代的工程建设篇章中书写辉煌
业绩。
(林赤喜 中国铁建重庆轨道交通 15 号线总承包部)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