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江苏南京。离宁和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全线铺轨贯通只剩800米了,承担铺轨任务的中国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华海公司正在冲刺大干,质检员陈坤跪在刚铺的钢轨上巡视前方。撸起他的裤腿,膝盖骨下露出两道厚厚的褐色老茧。那不仅是老茧,更是他15年如一日,随不断延伸的钢轨每5米一跪的岁月刻痕。
2016年4月,陈坤从深圳地铁7号线转战到南京的宁和城际轨道交通工程一期江南段铺轨现常该工程折算单线全长36.19公里,特殊道床线路长、类型多、工艺变化大,施工周期长、定位精度高、整体质量控制难度大,成了检验陈坤多年质检技术的“大考潮。
开工伊始,陈坤被领导从安质部调入工程部技术攻关组。凭借多年经验,他配合技术人员先后对项目涉及的10种整体道床、6种分线道岔的工序、工法、工艺、工装进行分析研究,为工程部制定标准化作业规范、优化施工组织设计立下汗马功劳。
为严格把控工序过程质检,他不仅在每天晨会点名、每周生产交班会上反复强调质量创优对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而且在各工序的质检中精益求精,锱铢必较,目测、量尺、仪器三管齐下,达不到标准的绝不放过。为减少现场作业误差,缩短调整时间,加快铺轨进度,陈坤一方面通过师带徒、老带新、办培训班和现场手把手教等方法指导年轻人掌握新工艺、新标准,提升项目整体管控水平;一方面细化每道工序的技术要领,在首件段施工技术规范交底时精心培训作业队伍。他由衷地告诫工友们:“我浑身是铁也打不出几个钉,只有大家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才能建成达标工程、免检工程、优质工程。”
为了旅客乘车安全、平稳、舒适,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铺轨的方向、水平、轨距、超高、正矢的误差都要控制在2毫米内。无论是在隧洞、高桥,正线、岔线,还是坡道、曲线、动车段里交织的连接线,陈坤只要跪在钢轨上,一眼就能看出线路质量是否合规,被工友们誉为“火眼金睛”。
1994年4月1日,陈坤握着父亲的接力棒从四川南充来到城轨工地。虽是协议工,他依然考上四川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函授班。经过4年熬夜苦读,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大专文凭。此后的22年,他先后在上海、广州、大连、深圳、苏州、南京的19个项目摸爬滚打。从钢筋工、起重工、线路工到施工员,他干一行专一行,2003年初以高超的技能水平走上专业质检员岗位,成为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华海公司唯一的线路高级技师。
质检前,为确保检测精度,陈坤每晚都反复核对第二天质检工作面的线路特点、设计类型、合同约定、技规要求以及施组的工序、工艺、工法、工装规范,并记在日记本上。为把规范、参数刻在大脑里,他常常深夜抱着日记本入睡,清晨翻着日记本入厕。就连每年难得的春节回家时间,他都带着工作日志、铁路技规一路翻看。质检中,为确保参数的正负零误差,陈坤严把工序实测、跪看、精调三关;对方向、水平、轨距、超高、正矢、坡度的参数审核,用量具1米一测,坚持“用设备说话”;对平、顺、直的整合和施组规范的把控,按目视5米一跪,坚持“眼见为实”;对误差在2毫米内的相连工序,按零误差核准第一工序,坚持“精雕细琢”。
全身心扑在工作上的陈坤,日积月累,不仅成了技术规范的“活字典”,而且目视初查能力越来越强,逐步成为同事眼中的“质检奇人”。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