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 徐春明 本报 梁 展

郑州工务机械段是郑州铁路局唯一专业使用大型养路机械、专门从事线路大修和维修的施工单位,有清筛机、捣固车、打磨车等各类大型养路机械110余台。如果把威武雄壮的大型养路机械编组形容为钢铁长龙,那么为它们“把脉问诊”的技术人员就是“驯龙人”。该段的“驯龙”团队——“青创小组”平均年龄不到28岁,凭借勤奋好学的个性和永不言败的劲头,在技改革新方面闯出了一片天。

最好的风光在顶峰

“因为大部分机型都是在国外引进的基础上改装生产的,水土不服、设备不适应的情况常有发生,许多技术问题亟待改进和解决。”2008年毕业于兰州交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毛文俊如是说,他是该段“青创小组”的负责人。

参加工作以来,毛文俊经常钻研设备革新和改造问题,相继在业务期刊上发表了《喷油提前器动力学分析》《打磨车MDSD的调整和标定》等论文。在他看来,搞科技攻关,凭一个人的能力很有限,必须凝聚集体智慧,相互合作才能不断解决新问题。2016年初,毛文俊和王科、王明岩、陈涛、杨烁等几名年纪相仿、志同道合的同事成立了“青创小组”,主要围绕设备的技术安全、作业效率等方面进行立项攻关。

2016年3月份,陇海线集中修如火如荼,“青创小组”发现新购入的DWL-48型捣稳连作业车无动力拖挂时车身颤动,影响行车安全,返厂检修至少需要两个月。他们与厂家联系后,自行查找故障原因,经过反复分析研究,终于排除了这起因为转向架零部件松动造成的机械故障。毛文俊因此被授予郑州局“设备管理优秀工作者”荣誉称号。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2016年5月4日,郑州局创新创意大赛现场传来喜讯:“青创小组”研发的GMC-96B型钢轨打磨车安全链改进项目荣获创新创意大赛特等奖。站在领奖台上的毛文俊发表感言:“奋斗的青春最美丽1

2016年初,该段新引进的GMC-96B型钢轨打磨车首次上线作业,毛文俊作为主管工程师全程盯控,一个不起眼的问题让他心里犯起了嘀咕。按照出厂设计,该车共装有48条安全锁链,用于连接12部打磨装置,防止打磨装置在非作业期间脱落。但这些安全链设计不够合理,作业人员每次拆装需要1小时左右,这对争分夺秒的“天窗”施工来说好似“拦路虎”,严重降低了作业效率。

“能不能改变安全锁链的设计,使其更方便拆装呢?”一闪而过的想法,让“青创小组”成员付诸了行动。毛文俊带领“青创小组”的成员,一方面向设备厂家请教,一方面利用三维建模进行设计。他们分成3个团队,对照机械模型分别攻关,最后经过对9个既定方案的试验后,锁定了将安全拉链由卸扣型改为弹拉型的设计。改良后的安全锁链收放打磨装置仅需要20分钟,每个“天窗”至少能节省40分钟,全年可比往常多打磨线路1600公里,创效近500万元。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今年3月,陇海线、焦柳线第一阶段集中修全面展开。毛文俊和“青创小组”成员对历年来的“设备问题库”进行全面梳理,总结共性案例,累计整理出空气干燥系统失效、油压减振器显示异常等20多项“故障处置导航”。施工人员在现场遇到类似故障,只需要按照操作流程,就能快速处理故障。

他们还积极依托“互联网+”平台,创建设备管理微信公众号,方便设备运用人员学习借鉴,实现设备“寻医问诊”从“现潮到“云端”。

去年下半年以来,毛文俊带领下的“青创小组”完成了清筛机分砟带遥控装置设计、捣固车油箱加油智能控制系统等10余项技改革新,为段节约资金近百万元,并获得了郑州局“中原铁道十大青年标兵集体”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