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 张 勇

在被誉为“农民车站”的阜阳站,新生代的务工旅客占到七成以上。今年春运以来,阜阳站主动跟随“大数据”时代步伐,借助互联网平台引导旅客便捷出行。

春运前,阜阳站与互联网终端企业合作开发了“阜阳火车站手机移动站”,在媒体、车站、售票点等醒目位置发布“手机移动站”二维码,旅客扫描二维码进入页面后,即可浏览出行资讯、信息速递、服务手册、雷锋服务站、客服机器人、导乘图、网络购票、正晚点信息、列车时刻表等功能模块。刷刷手机,出行资讯便“一网打颈。

“没赶上车能退票吗?”“白酒可以带上火车吗?”针对旅客常见的出行疑问,阜阳站列出了近300条问题清单,通过客服机器人自动答复旅客提问,不但减轻了车站人员的问询压力,而且提高了旅客的出行效率。

春运期间,阜阳站与当地最大的门户网站“阜阳新闻网”合作,在其主页上开辟“阜阳站春运专题网页”,每天以信息套餐的形式维护更新,及时向阜阳周边300万网民发布乘车资讯。旅客足不出户,就能知道自己的乘车时间和候车地点。

阜阳站“李玲玲雷锋服务站”是重点旅客的温馨驿站。该站在开通服务热线的基础上,又开通了“李玲玲雷锋服务站”微博、微信号和QQ号,重点旅客可以通过网络预约接送站、医疗救助、母婴特护、中转换乘等服务,解除了出行路上的后顾之忧。

当下,旅客购票方式发生较大变化。售票大厅内不见排队“长龙”,旅客大多集中在自助售(取)票机前。春运期间,阜阳站采取增加人工取票窗口、增设自助售(取)票机、延长窗口售票取票时间等多项措施,方便旅客购取票。

连续十几年到上海务工的旅客周先生说,在互联网上可以随时查询、购买车票,比起以前到车站窗口买票,省去了许多奔波、麻烦,心里更加踏实。数据显示,自2012年以来,阜阳站务工旅客网络购票所占比例逐年增长,今年已超过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