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福建地区迎来节前客流高峰。然而,在闻名全国的沙县小吃所在地,已近“花甲之年”的沙县站却没有往日的热闹。今年8月,车站将正式告别历史舞台。这是它“服役”的最后一个春运。
1958年元旦,沙县站投入使用。它过去是三等站,1个站台守着4条伸向远方的钢轨,满载沙县人闯世界的梦想。然而,向莆铁路开通运营后,“新生代”三明北站接过了沙县站的接力棒,承担了运送南来北往旅客的任务。目前,沙县站已没有客车经停,是一个仅办理货车接发的四等站。
“沙县站虽然只是鹰厦线上的一座普通车站,却见证了沙县的发展变迁。”站长成进福介绍道,“过去,这里既是沙县人走出去的唯一通道,又是沙县小吃原料运输的黄金走廊。那时,沙县人坐着火车向天南海北出发,从扛蛇皮袋到拎小皮包,从乡土打扮到穿着新潮,从出门闯世界到返乡建家园,沙县人的日子越来越红火,沙县小吃也走向了全国。”
“是啊,那时车站可热闹了。”54岁的车站职工陈家荣回忆着过去,打开了话匣子,“那时,车站高峰期一天经停的客货列车最多有304趟。到了春运,候车室人头攒动,购票长龙排到了车站广常旅客能买上一张火车票就老高兴了,车皮也是供不应求。铁路发展真快啊,转眼间,这里已没有一名旅客了。”
陈家荣一家三代都是铁路人,与沙县站有着不解的情缘。父亲陈发龙是车站的“开站元老”,自己则是21岁就来到沙县站,干过售票员、检票员、值班员,对站里每个岗位都熟。儿子陈超2005年进铁路,起初也在沙县站实习,后来作为业务骨干调到三明北站。
尽管没有旅客,但今年春运期间,沙县站的货运任务依旧不轻,每天要接发货车200多趟,货运量是平时的2倍。10时08分,值班员何连根在站台上举着手旗,向40012次列车司机发出开车信号,一举一动都标准规范。今年59岁的何连根年底也要退休了。这也是他的最后一个春运。他说:“在岗一分钟,安全60秒,站好最后一班岗。”截至1月18日,沙县站已实现安全行车2153天。
40012次列车刚走,一名沙县小吃的老板张郁松乐呵呵地走进车站货运室:“我再发点扁食皮、黄椒、拌面酱等小吃原料到北京。”作为车站的老客户,他说:“铁路这些年变化太大,过去是一车难求,现在是有货就运,还有高铁快运,越来越方便、快捷。听说沙县站要关了,真是挺怀念的。”
沙县站现有职工26名,都是从小在沙县的铁道旁长大。就要告别了,成进福说:“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我们马上要去高铁站上班,都赶紧学习充电呢。相信随着铁路不断发展,咱们会越来越好。”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