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玉钢)在四平工务段管辖的线路上,经常看到一群身穿黄马甲的铁路职工。他们像医生一样望闻问切,为钢轨“看脖,把伤损设备、安全隐患“揪”出来。他们就是被称为“黄大夫”的四平工务段探伤车间四平探伤工区的探伤工。
1月18日5时许,天还一片漆黑,“黄大夫”就整装待发,乘车从四平出发,途经平东、哈福站,最后到达四梅线25公里处。他们一行7人,抬着两台50多公斤重的探伤仪,来到作业地点。
7时10分,调度命令下达后,“黄大夫”先调整好超声波探伤仪,然后延着线路缓缓前行。听到仪器连续发出“滴滴”的声音,他们就立刻停下来,反复用探头检测轨面,判断钢轨是否伤损并确定伤损位置。有时伤损难以判定,他们还要进行“会诊”,一起研判钢轨的核伤深度。
手工探伤检查是冬季作业不可缺少的一项。他们首先用检查小锤敲打钢轨接头,听到异响时,就拿出随身携带的小镜子,仔细观察钢轨缝隙间的细微变化,并用钢板尺准确测量出损伤部位毫米数,然后用油漆笔在伤损轨部位做记号。
经过4个小时的作业,他们检查完一条腰岭隧道、三座桥梁、七条反向曲线,完成了当日的检修作业。将发现的伤损问题及时上报车间并做好标记后,他们才放心离开。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