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素描 师敬峰,北京铁路局石家庄电务段高速技术科业务指导,先后获得全国铁路青年科技创新奖和北京局先进生产者、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
今年5月的一天,已是3时,石家庄站运转室内,一名瘦高个青年正举着对讲机,全神贯注地盯着电脑屏幕:“室外人员汇报106号道岔开通位置,室内人员汇报2DQJ和表示继电器状态……”整整4个小时,相关人员在这名青年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完成了石家庄站内所有信号设备的联调联试。这名青年就是刚刚被评为2016年北京铁路局十大杰出青年的石家庄电务段高速技术科业务指导师敬峰。
熟悉师敬峰的人都知道,他能取得如此荣誉,全是靠着一点一滴的汗水和不懈的拼搏。
2011年夏天,师敬峰进驻保定东站施工现场,当时正值车站安装区间轨道设备。为确保施工安全,他每天5时就跟随施工队一起出发,监督设备安装质量。他早饭在车上匆匆解决,午饭在现场简单应付,一干就干到太阳下山。
一次,施工人员为了省事,钻孔时没有落实质量标准,导致轨道引接线不平顺。“这样的设备一旦投入使用,行车安全怎么能保证?”师敬峰立即把施工管理方叫来,要求他们返工。施工方很抵触,怪他不讲情面。“按标准干,不能留下安全隐患。来,我带头1说完,他拿起工具干了起来。那一夜,他一宿未合眼,在头灯微弱的光亮中不停工作,直到和施工方一起把设备安装完毕。
2013年,师敬峰负责摸底调查石家庄电务段管内高铁信号电缆。这活儿不好干,因为大部分信号电缆和接线都埋藏在昏暗狭窄的地板下面、机柜内部或电缆槽内,检查起来劳神又费力。然而,困难吓不住师敬峰,他利用每天晚上的“天窗”时间,靠着头灯、手电照明,掀起一块块地板,然后再细致入微地检查设备,一晚上下来,常常是灰头土脸、疲惫不堪。
天亮返回驻地后,师敬峰和同事们不顾休息,还要整理归纳一夜的劳动成果,并完成CAD制图。师敬峰明白,工作中的任何纰漏,都会让调查结果失去意义,甚至会给以后的设备质量埋下隐患。图纸绘制完毕后,他总要亲自对照设备仔细核对,及时纠正发现的错误。就这样连续工作数月,凭着顽强的毅力,师敬峰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师敬峰还把这股子拼劲儿用到了技术创新上。高铁信号设备种类多样、系统复杂,特别是室内设备完全依托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控制,技术标准高,维修难度大。为了破解这一难题,2014年底,师敬峰进驻邢台东站,开始了高铁信号设备维修标准化的攻关创新之路。
课题涉及十几种设备、数百张图纸、几千条电缆,设备说明书又介绍不全,资料缺乏。起步阶段,师敬峰从搞清一根根信号电缆走向入手,通过调查摸底、制订方案、试验记录,屡次修改,不断创新。每天23时,他准时起床前往机械室,提前准备设备说明书、图纸、工具和仪表。高铁“天窗”作业时间是0时30分至4时30分,其余时间不允许检修作业。那段时间,清凉油、速溶咖啡和浓茶成了师敬峰提神的必备品。
经过连续5个月的奋战,师敬峰将全部设备的检修操作说明、系统网络结构图、内外部接线图等研究了个透,并将这些知识写在明示卡上并张贴在机械室内,受到了干部职工的一致好评。这一《高速铁路信号设备维修方法标准化》成果还获得了2015年全国铁路青年科技创新奖。
如今,师敬峰与同事们对高铁新技术、新系统、新材料进行攻关时,依旧是点灯熬油、劳心费力,但也依旧乐在其中,因为他知道,只有拼搏的青春才更精彩。
感言
因为深知高铁安全无小事,师敬峰用汗水浇灌每一次施工,只为尽心尽责、严格把关;他用热情勾画每一张图纸,只为精益求精、严谨规范;他用脚步丈量千里铁道线,只为问心无愧、不留隐患。
一方“安全优质”的热土造就了师敬峰,一个“建功立业”的理想成就了师敬峰,一个“万众创新”的时代塑造了师敬峰。过去数年,师敬峰满怀一腔热血,投身高铁事业,用“拼命三郎”的精神点亮了无数的信号灯盏;未来的岁月,他必将继续前行,用“技术尖兵”的创新,陪伴钢铁巨龙飞驰南国北疆。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