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铁路企业一名基层班组的安全员,常感班组每个月组织召开的安全风险分析会不好开。其原因有三: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作为组织者,缺乏得到工班长强有力的支持。工班长抓安全风险分析会的主观意识不够强,存在“开会解决不了现场问题”认识误区。寄希望通过上级通知、检查、活动的外力作用促进自身安全管理效果。一旦缺乏精神指导,会议难免流于形式。二是“言不由衷,言不达意”,班组骨干对会议不上心、不用心,参与会议能力缺乏。有的三言两语,应付对待;有的好人主义,剑走偏锋;还有大话套话,含糊其辞;视开会为例行公事。三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普通职工参与会议意识不强。整个会议过程中除班组三大员(工班长、副班长、安全员)滔滔不绝外,其余职工只会点头,全然置身事外。
以上三种现象既是安全管理能力不足的反应,又是班组内部责权划分不清的体现。众所周知,安全管理是常态工作,不但要落实抓,更得提前想。安全风险分析会既是抓落实的工作总结,又是想在前的风险预判。开好这个会,对于基层一线生产班组有着极大的益处和必要性。倘若,基层班组对待安全风险分析会长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和疏漏,安全风险分析会就成为形式主义,甚至成为班组的负担。长此以往,容易造成安全管理出现漏洞,使事故苗头滋生,风险可能性增大,从而发生安全事故。
怎样杜绝会议走形式,提升班组会议的议事功能和制度落实质量?做好工班长、班组骨干、普通职工三个层面的能力强化工作是重点。
老话说:“鸟无头不飞”。开好安全风险分析会的关键是组织者,基层工班长要把解决问题的着眼点放在强化主观上手意识上。每月一场安全风险分析会,工班长要通过整个月的生产、生活过程提炼会议主题,进而明确立意,发现问题,初拟思路,列出提纲。会议前,做到心里有数,有的放矢。这需要基层工班长,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对文件、案例、规章的学习要透彻,领会上级安全管理工作的思路和方向,正确联系班组生产实际情况,有效把控好班组安全工作的进取方向。这样以来,在每个月的安全风险分析会,工班长就知道会议该干什么,该议论、研究什么,指引大家着力解决哪些重点问题。
其次,班组骨干人员也得具备求实的会议作风。许多班组骨干参与生产时“一个顶俩”,开会议事时“一言不发”。其问题在于责权划分不清,总以为“生产任务圆满完成,安全管理与我无关。至于开会发言更能少说就少说,能应付就应付。”要明确,班组安全管理来源于日常生产,更服务于日常生产。班组骨干是生产的直接参与者,是发现问题的“千里眼”,更是预防风险的“守门员”。班组骨干具有引导论点、分析问题、制定措施、解决疑难的责任。对此,要开好安全风险分析会,班组骨干可以提前与工班长就会议内容进行交流,酝酿好议事思路,拟写好发言提纲。由于班组骨干在会议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班组骨干的会议准备工作要与工班长不分伯仲。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因怕影响内部关系而有“好人主义”,从而留下隐患,真正当好班组的“参谋官”和安全“万花筒”。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言不由衷,言不达意”的现象,从根本上拉动安全风险分析会更有效的开展。
最后,要着力解决职工们参与会议的“观望态度”,真正激发职工们参与会议的热情,使会议核心扎根于群众,作用于群众。一方面,要加强安全教育来提升职工素质,不能只局限在学规章制度的层面,要拓展安全教育的宽度和深度。学文件要真学,“签字作罢”绝不可取;讲案例要实讲,“读完了事”全无用处。通过学习,使思想精神与规章制度相结合,让职工了解安全形势,站在生产大局上,联系岗位实际看问题,不断提升职工的观察角度、认识水平与分析能力,逐渐使职工形成有话要说、有感想发的局面,并给职工提供提出建设性、创造性意见的平台,切实集思广益,吸收大家之言。另一方面,要注重搞活会议的形式,可以加入上级安全管理人员列席蹲点、开展专项安全检查活动、事故案例谈感受、方案演练问题自查等方式进一步激活职工参与安全管理的活力,让职工接触到更多的安全管理工作思路,使之站在更高、更深的高度去看待、理解安全管理工作,要通过会议营造出把普通职工向班组骨干培养的学习气氛和实践舞台。
每个月一次的安全风险分析会并不会成为班组的“担子”。相反,要利用好这每月一次的难得契机真正梳理问题,规划措施。一场真正严格意义上的高质量月度安全风险分析会应该是:班组上下群策群力,踊跃发言,集思广益,对待班组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能够不避丑、不遮短,畅所欲言,针砭时弊,真正能够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问题。相信,这样的安全风险分析会,职工们不会顾虑时间难熬;骨干们不会计较老生常谈;安全员不会埋怨记录空洞;工班长不会再有后顾之忧。这才是作为基层班组安全员愿意看到的……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