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通讯员 王荣翔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当下,新近获得茅以升铁道工程师奖的王超厚总说自己赶上了一个大好的时代。
今年33岁的王超厚是南昌铁路局科学技术研究所科研管理科科长,与铁路打了8年的交道。这个留着寸头、戴着眼镜的年轻人和许多理工男一样:翻书籍、画图纸、做科研,经常对着铁路机械零件琢磨一整天。
正是凭着一颗执着的心,王超厚在过去的8年里,参与铁路重点课题研发13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承担产品的推广和加工组织工作4项,产值上千万元。他也先后被授予南昌局优秀共产党员、青年科技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
对于王超厚来说,走上科研这条路,早在高中那年就埋下了伏笔。那是1998年,家住吉安市桐坪镇上溪村的王超厚每到农忙打稻谷时,就见父亲王规躬用一台人力打谷机忙碌,一忙就是一天,非常辛劳。为此,他查阅机械书籍,用平日的积蓄购置了小型柴油机,加装在打谷机上,通过柴油机带动滚筒转动,实现自动打谷,不仅节省了劳力,还将打谷时间压缩了一半。很快,柴油打谷机在全村推广开来。
由于对机械设计的热爱,王超厚报考大学时就选了机械设计专业。2008年,他在南昌大学攻读完硕士研究生学位后,来到南昌局科研所工作,开始了科研路上的 “奔跑”。
轨枕扣件回收传输装置是王超厚获得的第一个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当时,铁路更换轨枕后,有大量的轨枕扣件需回收。作业者通常先将扣件逐袋打包,放到近2米高的作业车上,再运回工区,不仅耗时费力,而且存在安全隐患。
王超厚回研究室就开始思索。经过不断论证,他选择在作业车上加装一个可旋转的传送带,将收料车自动送至轨道上收取轨枕扣件。有了这个装置,作业者只需将扣件包轻轻一放就行,过去20人干的活儿,如今8人就能完成。
王超厚的科研灵感来自铁路一线,他常说: “脱离了基层,科研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有一次,他得知九江桥工段在桥梁加固钻孔方面没有好的工具,职工自制的土机具太笨重,用起来很费力,于是就设计了一套轻便的钻孔机具。这套机具在实验时完全没问题,可到现场时,却连一个孔都钻不动,他不禁羞红了脸。后来,他才知道正是对现场钢材质量掌握不到位,才闹了笑话。从那以后,王超厚每回确定科研项目,都要下基层把情况摸透。8年来,为了熟悉现场情况,他走遍赣闽两省铁道线,足迹已遍布大江南北。他遇到过大雪封山,碰到过毒蛇马蜂,还目睹了山洪暴发,却没停过脚步。
工作以来,王超厚参与研发了多功能长钢轨收卸技术,破解了现场作业中遇到的许多难题。他研发的大型工程机械上下平车快速转移装置,在多个铁路局推广使用。
关注铁路一线需求的研发,为铁路职工带来方便和实惠,是王超厚的 “科研梦”。如今,王超厚已成为一名科研管理人员,虽然不在实验室,但他心底最热爱的还是科研。现在,他正在研究便捷的装卸轨枕机具。他说: “科研的路上,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