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化局集团员工在施工。 赵 萌 摄
7月下旬, “鹤城”齐齐哈尔进入最美时节,青纱帐一望无际,稻田里绿浪起伏,整个大地犹如一块绿油油的大地毯。
“地毯”上面,一条铁路自东向西蜿蜒而行,线路上不时可见身穿黄马甲的工人忙个不停。他们身后,银色的接触网立杆拔地而起,沿着钢轨向前延伸。
这条铁路,就是具有百年历史的滨洲铁路。那些 “黄马甲”则是我国铁路电气化建设王牌军——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的施工人员。
滨洲铁路全长933公里,始建于1898年。它从黑龙江省会哈尔滨出发,一路向西串起肇东、大庆、齐齐哈尔等工业重镇,在内蒙古穿越呼伦贝尔大草原后,抵达 “一带一路”向北开放的第一门户——满洲里市,是我国东北铁路网的骨干组成部分和连通亚欧大陆的重要铁路通道。
近年来,随着国家 “一带一路”战略和黑龙江省 “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蓝图的提出,滨洲铁路的作用进一步突显出来。人们发现,由于点多线长、年代久远,这条铁路上的列车依然靠内燃机车牵引,对其进行电气化改造、提升运输能力迫在眉睫。
2014年10月25日,滨洲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正式开工。自2007年起即在哈尔滨铁路局从事铁路信号改造的中铁电气化局集团三公司,成功中标,担负起ZHSD-1标段116.6正线公里的 “四电”施工任务。
截至今年7月,这支接近1000人的队伍已在齐齐哈尔奋战了一年多时间,体验了东北的春夏秋冬。他们心中都藏着很多故事,但是最难忘的故事大多发生在冬天。
“冬季施工时,我穿着两条厚棉裤,仍然感觉像什么都没穿一样。”“手机拿出来不到两分钟,就冻得关机,再也打不开。”7月23日,齐齐哈尔气温突破30摄氏度,但是中铁电气化局集团三公司滨洲铁路电气化改造项目部接触网工区副经理高鹏涛的一席话,让记者立刻感受到来自冬天的寒意。
项目部安质部部长王桢此前一直在南方工作,他对南北两地的施工差别深有体会: “在南方,梯车上的接触网工一个班可以工作两个小时,但在这里,他们在梯车上挂着火炉,作业时戴着厚厚的手套,手依然很快被冻得不听使唤,20分钟就得换一次班。”
齐齐哈尔一年之中,日平均气温低于10摄氏度的时间长达半年之久,冬天最低气温动辄跌至零下30摄氏度以下。寒冷的天气不仅让许多原本简单的工作变得十分艰难,也让每年的有效工期缩水至不足半年。
为了按期完成改造任务,今年4月,作为业主的哈尔滨局组织各项目部开展了 “百日会战”活动,得到各施工单位积极响应。
滨洲铁路 “新铁人”的故事,就发生在 “百日会战”期间。
今年6月4日,项目部二工区在鲁河站岔区安装接触网支柱时,基坑内涌出大量地下水,使用抽水机也无法抽干。眼看着 “天窗”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用来固定支柱的横卧板和钩螺栓无法紧固,两名接触网青工高云南和王永壮脱光衣服,跳入水中。污水一下子漫过他们的肩膀,他俩将头探入水中,憋着气、咬着牙,摸索着摆好横卧板,上好钩螺栓,保证了支柱顺利安装。从水中出来时,俩人全身发紫,双唇紧闭,过了许久才说出话来。
实际上,寒冷的天气还不是项目部遇到的最大挑战。在他们心中,最大的挑战是安全。
滨洲铁路承担着哈尔滨局57%的运输任务,线路上每天开行列车多达120多列。在如此繁忙的线路上进行电气化改造,安全风险无处不在。
开工以来,项目部领导将安全视为头等大事。除了严守各项安全制度、划定安全生产 “红线”外,他们还创建了安全微信群,用当前最时髦的新媒体技术,为这条百年老线的电气化改造加上一把安全锁。
“‘滴滴’一声,手机就会直播各个施工现场的安全情况。”7月23日,微信群成员之一,项目部常务副经理王东升轻轻滑动手指,手机屏幕上马上显示出现场人员拍摄的一张张图片,后面还附有文字说明,内容既有安全生产的好做法,也有现场暴露出的问题。
微信群里每天都很热闹,群主经常开展安全生产小测试,对答对问题者发放 “红包”奖励;每个季度,项目部还指定专人将大家反映的问题、提交的建议梳理归纳,汇编成册。截至目前,他们整理的问题和建议已有2700多条,足足编了3本。
微信群加强了项目部与一线的沟通,使安全管控变得及时高效。截至7月25日,项目部已完成标段内工程量的80%,安全和进度在全线一直名列前茅。几天前,为了在冬天来临前完成任务,项目部又开展了 “决战80天”活动,全力向工期目标冲刺。“我们有信心在冬天来临前结束这场战斗1王东升说。
按照这个进度,滨洲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有望于今年底前全部完工,2017年上半年开通。届时,动力强劲、节能环保的电力机车将代替内燃机车,这条百年大动脉将 “脱胎换骨”,焕发勃勃生机。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