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我们进来接管车站,是无条件接收的,不像现在还有验收达不达标,是个什么样子的就原样签字接收。”黄长春回忆到。刚接收时,连扳道器也没有,道岔全靠人力用撬棍来拗动,车进哪一道,就用撬棍拗过去;下一趟车进另一条道,又拗过来,并用钩锁器固定好。直到1971年下半年,车站才安装了扳道器。当时也没有扳道房,只有简易的席棚,顶上盖着牛毛毡,就算作扳道房。
接管密地站后,很快就通了车,黄长春在密地站当值班员。“每天有一趟慢车到渡口站,后来开通到了格里坪。”当时的站名都是用编号来代称,他到现在都还记得,倮果站是101,密地站是102,渡口站是103,弄弄坪是103-1,巴关河是104,格里坪是105。直到现在都还有人管密地站叫102。
当时乘坐慢车的人,大部分是攀矿(瓜子坪矿山公司)、攀钢、矿务局,以及巴关河两个水泥厂的职工。没通火车前,沿线交通主要靠汽车,渡口支线开通后,交通情况得到了极大改善。“慢车每天下午进来,第二天上午出去,非常火爆。除了这趟慢车还开了一趟市郊车,从格里坪站到金江站(现攀枝花站),挂两三节客车车厢。”
当时拉矿的货车也很多。“60吨的车,13辆一列,三组车一起跑,每天从我们密地站拉矿粉到弄弄坪站要跑十到十一趟,在弄弄坪炼钢、炼铁。”据黄长春回忆,70年代以后,基本上都是每天一百多车。
通车后,职工家属开始分批进入渡口支线。第一批于1971年到达,黄长春的妻子赵必如就在第一批里,到的那天是1971年的4月12日。赵必如原本在重庆市桥梁工程处上班,1971年9月就能转正,为了到丈夫这里来,她放弃了工作。
赵必如和孩子到了密地站后,跟着黄长春住了近5个月的闷罐车(即盖车)。当时是天气最热的时候,夫妻两人加上四个小孩,吃住都在车上,做饭用煤炉子,灯是军用马灯。1971年8月底,一家六口人分到了一间红砖房,这才从闷罐车里搬了出来。
但在慢车通车前,生活上还是有诸多不便,市内不好买蔬菜,家里经常用豆瓣和豆腐乳下饭。慢车从成都开进来后,客车后面专门挂了两个闷罐车装蔬菜,从沙湾到格里坪每个车站都会卸一些。在保证了职工食堂供应后,多出来的蔬菜就会按人头定额分配给职工家属。
解决好了吃住,就是教育问题。当时,职工子女读书先是在攀钢子弟校,天天爬山去上学。后来有了金江铁路子弟学校,孩子们就早上坐市郊车出去,晚上搭慢车回来。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