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5634次列车已成为彝族同胞的致富列车。
本报记者石本驹
“绿皮车”曾经是中国铁路旅客列车的典型代表,它没有空调的舒适,没有广播的喧闹,没有目不暇接的视觉感触,有的只是“咣当咣当”的声音、拥挤穿梭的人流,以及诸多艰涩后的温馨回忆。“绿皮车”承载了一代人的故事,见证了远方的人对梦想的追求,留下了令人难以忘怀的回忆,有着独特的味道。
6月1日,记者登上成昆线上唯一一班慢悠悠的“绿皮车”,拿着纸笔相机记录列车上的酸甜苦辣,开启了一段夏日午后的旅程。
启程前,记者与一位20年前便来到凉山经商的旅客搭讪,他说要体验成昆线沿线风土人情,就必须乘坐5634次列车从西昌到普雄,因为这趟“绿皮车”不只是交通工具,它是这里的一部分,甚至是一个地方。
午后,西昌站前小广场上阳光明媚,行人稀疏,周围几个小卖部的店主都搬了椅子坐在自家店门口乘凉,鲜有顾客上门,整个车站安静、空旷。与那位旅客一起,记者登上了开往普雄的5634次列车。
记录历史的列车
在成昆线建成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绿皮车”几乎都是当地人唯一的远行交通工具,蜿蜒的成昆线像动脉般串起了大凉山与全国各地。
“绿皮”曾经是成昆线旅客列车的标准涂装。成昆线的“绿皮车”承载起了凉山彝族同胞生活水平提升的重任,彝族同胞外出探亲访友、购物就医、出售土特产大都乘坐这趟列车。41岁的5634次列车乘务员唐英谈起她21年的工作经历时告诉记者,她是跟随父亲来到凉山的。那时能当列车员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可分配到了凉山,高兴的事也变得让人忧愁起来:当时成昆线沿线地区乘坐“绿皮车”的彝族旅客大多彪悍,加上语言不通、深夜开行,不免在安全上让家人多了几分担忧。
2000年以来,路局不断加大“绿皮车”的淘汰和改造力度,每次铁路大提速都要进行旅客列车更新、升级,“绿皮车”也逐渐由速度更高、设施更先进的空调客车替代。如今,如果不是需要到沿线小站,K118、K9424等快速列车已经成为大多数人出行的选择,而对速度慢、卫生差、车小人挤、夏热冬冷的“绿皮车”,所有曾经的抱怨都渐渐变成了怀念和追忆。
“土豆号”上的致富经
6月,油绿色的列车穿行在大凉山中,给苍翠的深山带来了更多生机。
一批批土豆、苹果和玉米等土特产通过列车被带出大山,5634次列车由此迎来了运输高峰期。当地人都亲切称这趟列车为“土豆号”,来自越西、甘洛和普雄等地的彝族同胞带着土豆等土特产挤上这趟列车,希望在外地卖个好价钱。
经常坐“土豆号”的彝族旅客吉地塔索和同伴通过车窗将一箱箱打包好的苹果抬上列车,车厢内洋溢着蔬菜瓜果的清香。吉地塔索说:“以前都是用背篼驮着,现在苹果都要装个箱显得有档次,也方便拉上车。送到西昌、燕岗去,红苹果卖3块钱1斤,青苹果2块钱1斤,等过段时间核桃出来能卖到8块钱1斤,扣除往返火车票六七十块,赚得比打工还多。”
现在凉山彝族自治州部分地区还没有通汽车,如果有汽车要经过甘洛、汉源再往成都方向走,光路费就要多花200多元,加上雨季公路容易塌方堵车,等到了目的地,水果可能已经不新鲜了,不但卖不到好价钱还可能亏本,因此乘坐慢车是当地人最好的选择。 (下转四版)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