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登明 何 艳 张 晓

中铁二十一局三公司蒙华铁路项目部钢构厂以接二连三的发明创新,研制成功4种机械设备,其高品位的创新和 “工匠精神”受到业主推崇,吸引兄弟单位争相前来参观取经。

三公司承建的蒙华铁路两座隧道累计长达16公里,围岩绝大多数为IV级、V级,原设计用型钢拱架支护。业主在论证对比的基础上提出,格栅拱架对混凝土的黏结力更强,有助于提升工程质量,尤其适合黄土隧道支护。

隧道改为格栅拱架支护后,该项目需加工8字筋88万个、注浆小导管15万根,累计加工钢材1.1万吨。

钢构加工厂厂长马小利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项目部拨出专项资金支持,马小利在极短的时间接连研发成功8字筋冲压机、8字筋组合成型机、注浆导管组合钻床、8字筋弯曲机等机械设备,使隧道施工如虎添翼。

去年9月,蒙华铁路陕西段隧道支护改用格栅拱架的消息,通过互联网迅速传播,一些厂家从中嗅到了商机。一家天津厂家前来推销8字筋冲压机,每台售价20万元。经试用,该机冲压的8字筋直线段只有4厘米,与要求的7厘米至8厘米差距太大,且直线段呈弧形,焊缝短不符合设计要求,厂家只得知难而退。眼看隧道即将展开施工,马小利向经理吴小峰请缨,自己动手设计制造8字筋冲压机。

马小利设计的8字筋冲压机采用脚踏式开关,操作时手脚并用,冲压频率6秒一次,提高了效率,产品符合设计标准,直线段焊接缝达到8厘米,每台成本仅2.2万元。

通过攻关,马小利设计的8字筋弯曲机以全新的面目问世,体积只有原机的1/3,产品与设计完全一致,还消除了原来8字筋扭曲现象,合格率达100%,每台成本价8万元。

此外,项目部买来一台小型钻孔机,一根小导管上要钻36个孔,一天一个人最多加工40根,无法满足施工需要。马小利在此基础上研发的组合钻床比单台钻孔机工效提高了10倍。据了解,钢构厂已加工制作10台设备,共节省购置成本14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