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航

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此次“工匠精神”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什么是“工匠精神”?笔者认为,“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不断完善的精神理念,内涵包括严谨、认真、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等。

曾几何时,工匠这一群体在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社会上有木匠、铁匠、石匠等。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尽管一些老手艺、老工匠逐渐淡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他们身上那种耐心细致、注重细节的“工匠精神”从未过时。这种精神不是把工作仅当作谋生的工具,而是对工作的执着、对事情的认真、对产品的精雕细琢。

铁路系统从来就不缺乏“工匠精神”。铁路的建设发展、经营生产都离不开“工匠精神”,铁路的安全生产、创新升级也呼唤着“工匠精神”。

在回顾“十二五”时期的工作时,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1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超过1.9万公里,占世界60%以上”,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工匠精神”。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巨晓林深有感触。他认为,中国从零开始建高铁,到现在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就是因为在国家的重视下,高铁从业者始终秉持着“工匠精神”。

中国铁路总公司组织开展“铁路客运服务质量年”活动,明确提出了维护良好站车秩序、整治站车卫生环境等6项具体内容。一方面,这是加速铁路建设进度,满足人民群众出行,提升铁路运输能力的需要;另一方面,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人民群众对于铁路运输服务也有了更高的期待。这要求我们必须更加注重对服务品质的把握,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指引,不断升级服务举措,提高铁路有效供给,把旅客安全、方便、温馨出行作为落脚点,全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

当前,铁路正处在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程中,认真细致、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无疑需要我们继续秉持和发扬。只有通过不断地改进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水平,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大力改善人们的出行体验,才能最终赢得市场,促使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