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谭九岭张智勇

有铁路的地方,就有铁路人的身影。在宝成线雁门山区的一座大山深处,便坚守着这样一位铁路人,一步步丈量线路、查看危石,时刻关注着线路状态、警惕着危石变化,他便是宝成线417公里防洪看守点上的危石看守工——朱鸿洲。

今年春节,是朱鸿洲在岗位上过的第五个春节。大年初一,像平日一样,在安静平和的气氛中,他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早上7时20分,他照常沿着清江河畔走上了上班的路,穿过晃晃悠悠的吊桥,绕过云雾缭绕的青山,二十分钟后便到达了宝成线417公里防洪看守点。

8时10分,在交接班之后,他开始对周围岩体和设备进行拉网式的查看,仔细做好检查记录。安静的大山像一头沉睡的狮子,可它一旦“发起脾气”来可不得了,在列车振动作用下,山上的危石随时可能发生崩落,威胁行车安全。所以,这样的检查他坚持每小时一次,丝毫不敢马虎。

8时15分,朱鸿洲迎接了第一辆列车的通过。他笔直地站在看守房前,伸直手背将卷起的黄色信号旗举出,再270度的转体——这样的迎车动作,他每天要重复70多次。火车驶过,山里又恢复了寂静,只有房门上贴着的火红的“福”字,传递着这大山里特有的年味儿。朱鸿洲坐在桌前谨慎地记录下过车信息,字迹清晰、规范整洁。

11时30分,趁着工作间隙,他开始淘米煮饭,不一会儿米饭的香味透过电饭锅漫出来,沁人心脾。午饭后,朱鸿洲又开始巡视线路,迎接列车,填写日志……单调、重复,却又井然有序。

春节对许多人来说,是一个回家与亲人团聚的日子。此时,朱鸿洲迎接着一辆辆列车到来,又看着一辆辆列车远去,想着车上成千上万的旅客平安归家,他的心里有一丝欣慰。春运期间,还有着无数和他一样的铁路职工,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守护着旅客的出行安全。他们不是旅途的归人,也不是大山的过客,他们是铁路的伴侣,是安全的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