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刚在处理支南列车车厢照明故障。 汤 琪 摄
“以前春运论‘天’过,现在我是论‘秒’过了。”2月2日晚饭时,59岁的支南列车检车乘务长王东生师傅的一句玩笑话,让我心里有些酸楚。
这是我首次执行春运支南任务,感到处处新奇。而对于王东生师傅来说,这次却是他最后一次春运任务,之后就要退休回家了。王师傅总说:“自己要和年轻人换好岗、接好棒。”
3日17时30分,由东莞东开往阜阳的3160次列车开车前,我对列车各部技术状态确认合格后,通过对讲机与司机确认尾部风压,一切准备就绪。
17时52分,列车正点驶出东莞东站。每隔两个小时,我要对每节车厢的运行情况进行巡查,检查车上的供水、供电系统和机械零部件,发现故障及时处理。20时05分,对讲机内传来王师傅的招呼声:“小赵,5号车厢过道灯管不亮了,抓紧处理一下。”我立即赶去,修管路、查设备,然后详细记录在值乘日记上。
由于南方天气原因,值乘我们这趟支南列车的当地列车员不懂得锅炉焚火技巧。我便在值乘间休中当起他们的临时老师,给他们讲授焚火技巧、盯控锅炉水位方法以及解决循环不良问题等方面的知识,保证锅炉循环良好,车厢温度适宜。
列车到站了,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和过年回家的笑脸,我知道我这个春运新手已经接过了王师傅的“接力棒”。那一刻,我的心里充满快乐。
傅世忠 汤 琪 整理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