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东车辆段将大学远程教育课程引入车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实现了预期目标。读此报道,不禁让人眼睛一亮。
据了解,南京东车辆段近年更新的生产设备多使用可编程控制器,实现了对设备的自动控制。此项新技术集成化程度高,环境适应能力强,但维修难度大,该段设备车间维修人员现有的技术水平难以满足生产需要,而单位内部又缺少这类教育资源。针对这种情况,该段引入大学远程教育课程,将授课内容下载到电脑中,方便职工学习。此外,大学教授还为车间职工提供远程在线咨询。为保证教学效果,设备车间将课程中的考试与季度业务考试结合起来,请授课教授统一出题。这一做法,至少给了人们三点启示。
启示一,为了让职工尽快掌握和运用新技术,铁路企业需提升自身教育质量。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铁路引入和运用的新技术和新设备越来越多,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要让职工尽快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这些新技术和新设备,必须提升教育的档次、质量和水平,勇于跳出本单位本系统的局限,请高学历、高资质的人士为职工授课。
启示二,提高教育层次有助激发职工学知识、攻难关的热情,更好地营造用新知识、高技术来提升职工素质的良好氛围。实践证明,请高资质人士为职工授课,必将开阔职工的视野,激发职工好学上进的热情,提振他们依靠新知识来改变企业、提升自己的信心。
启示三,推广普及新知识、提升职工队伍综合素质,亟须增加投入。无论是引进新技术和新设备,还是请高资质人士为职工讲课,都离不开资金支持,包括人员、设备的投入,这就需要企业的领导具有长远的眼光,懂得投入产出的道理,“把钱用在刀刃上”,善于根据企业引进新技术、新设备的情况,针对职工业务能力及培训需求,统筹安排企业规划。
但愿“大学教授进车间”等好做法能频繁地映入人们的眼帘,成为铁路企业的一道亮丽风景乃至“新常态”。
刊自上海铁道报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