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一线

这山,这站,这春运

2016-01-28 09:10:20来源:用户投稿作者:铁路乘客

本报记者付世坤通讯员刘洋宋曹梓瀚

1月24日6时,寒风吹得树叶呜呜乱响,老张早早地起床,穿好衣服,拿上手电筒,步行前往7公里左右的邮亭镇采购食材。

借助手电筒发出的微弱光线,老张一高一低地走着,脚边的草木都披上了一层“霜衣”。此时的老张心里还想着车站的设备,这两天遇上了二十年不遇的“霸王级寒潮”,雪下得非常大。老张虽然跟每个上班的职工强调了要每半小时单操一下道岔,可他还是放心不下……今天还是个特殊的日子——2016年春运第一天,今年春运也是老张的最后一个春运。

这是成渝线上的一个五等小站,偏僻得很,6名职工轮流守护着南来北往的33对客货车安全通过。

老张名叫张正国,是重庆车务段长河碥车站站长。一谈起车站,老张总有说不完的话。从1952年成渝铁路建成通车算起,长河碥车站已经有64岁了,比老张还大了差不多五岁。在老张41年的铁路工作中,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长河碥车站度过。哪怕是这里的一草一木,老张早已有了一份割舍不断的情愫在里面,更别谈这里的人、这里的物以及这座大山里的小站。

7时许,老张到了邮亭镇。昨天,车站的炊事员说,食堂的豆瓣已经不多了。老张问了几家店,都是六块钱一罐,选了几家才买了两罐。生于五十年代的人,勤俭、节约早已深深地烙在他们心里。不管走到哪里,老张给人的感觉都是朴实、踏实。

7时30分,老张买好了够用几天的食材。他左手一袋、右手一包,准备往回赶。回去的时间要比来的时候少用很多,可能是由于天亮了,路看得清楚些的缘故吧。偶尔运气好,还能遇上车站工务工区的同事。他坐一会儿摩托车赶路,少走不少的路。

8时20分,老张回到了车站,换上制服,整理整理身上的肩章,准备参加车站的交班会。8时30分,车站交班开始,来接班的职工叫陈伟,下班的职工叫郑建国。三个人正襟危坐,用洪亮的声音、标准的用语传达交接班的事宜,老张又不厌其烦地跟陈伟强调每半小时单操一下道岔等当天的安全重点工作。

炊事员在旁边经过,看着三个人端正地坐着,“噗嗤”一声笑了。交班会完了,老张来到厨房整理他买的食材。炊事员对他:“每天交接班就你们三个人,用得着这么正式吗?偶尔偷偷懒,也没人知道。”老张没有笑,也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离开了。老张心里知道,这不是做给谁看的,这只是从老一辈铁路人那里接过来的传统。即便在这大山深处也不例外,不需要监督,不需要提醒。或许外人不懂,这些传承下来的事必须要用心去做。虽然因为春运的缘故,重庆往来于内江的5611次慢车停运了,但密度陡增的春运列车无形中增加了安全压力。

离开厨房,老张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整理自己引以为豪的车站获得的各种奖状和锦旗,这些奖状可是长河碥车站的“传家宝”。老张年底就要退休了,准备退休前好好整理一下,以后来接替他工作的人不一定了解这些历史,整理起来肯定费事些。看着车站这些大多泛黄的奖状,老张又陷入沉思——这都是长河碥车站几代人共同获得的荣誉。这些人中,有和他一起战斗过的兄弟,有和他一起工作过的姐妹,有的退休了,有的已经不在了。唯一留下让他有些念想的就是这些泛黄的奖状了。

10时,参加完车务段每天的安全工作对接会后,老张又开始“巡道”了。一方面,老张还是放不下雪后的股道特别是道岔,他还是要自己去看一遍。另一方面,临近新年了,走亲访友的多了,他多巡视巡视,碰到过往行人,劝阻他们及时下道。

也许是人老念旧。看着这条线路、这熟悉的钢轨,老张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父亲。老张的父亲老老张曾经参与修建成渝铁路,建成通车后,老老张的工作调动到了贵阳地区。后来在一次出差途中,老老张遇到意外,永远地离别了老张,当时老张只有九岁。2014年9月,带着对父亲的思念,老张专程来到贵阳地区,打听父亲生前的事情。

几经周折,在贵阳工务段同事的帮助下,老张找到了老老张牺牲前后的一些文字记载,看着那些文字,老张不禁放声痛哭。

一个年过半百的“年轻老人”,37年如一日,战斗在父亲生前参与修建的铁路上,如今就快告别这段工作生涯了,老张经常感慨万千。

沐浴着清晨的阳光,老张行走在父亲参与修建的铁路上,日升日落,他已记不清自己走了多少个来回,用心守护着父亲留给自己唯一的“遗产”。

“确保春运行车安全,站好最后一班岗。”张正国说。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