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亚琼李桂明
图为乘务员在重点旅客铺位悬挂爱心牌,提供全程贴心服务。彭志恒摄
“内务整理完毕!”11月15日上午,襄阳客运段宜昌车间T49/50次列车乘务员正在进行服务技能比武。休班的3个班组轮流展示标准化作业流程。她们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个细节,想要得到评委席上特邀嘉宾张金花的肯定。
张金花坐在评委席上频频点头。待职工们作业完毕,她走到大家中间,动情地说:“你们做得很好,我像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样子。”虽然张金花已经退休多年,但她经常回到T49/50次列车这个曾经工作过30多年的集体,把这趟“红旗列车”延续下来的“安全上万无一失,路风上白玉无瑕,服务上完善无缺,卫生上一尘不染,标准上一丝不苟”的工作标准言传身教给自己的“接班人”。
T49/50次列车自1980年开行至今,已经走过了35个年头。这个车队在工作中总结出“少一事不如多一事”的队风,提炼出“四种精神”,即“为社会、为集体多做贡献的主人翁精神;乘务中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负责精神;甘愿一人辛苦、万人幸福的奉献精神;工作上勇于开拓、不断创新的改革精神”。车队职工争先服务旅客的热情高涨。
张金花回忆道:“我们那个年代的乘务员,以在T49/50次列车上工作为荣,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车队干部和职工追求的是无私奉献,乘务中大家抢着干、比着干,生怕在工作中出了差错、让‘红旗’倒在了自己的岗位上。”
火车头奖章获得者、现任T49/50次列车二组列车长龚雪松说:“我一来到‘红旗列车’这个集体,就被‘少一事不如多一事’的队风、被老一辈乘务人员的集体观念感染了。我们这一代乘务员的职责,就是为这面‘红旗’增添新时期的光彩!”
“红旗列车”所承载的精神,需要一代又一代车队乘务人员传承和发扬。如今的T49/50次列车6个班组191名职工,秉持着车队“唯冠誓夺争一流、自我加压创示范”的行动准则,在提升旅客运输服务质量上下功夫,不断规范服务言行,优化服务方式。
车队针对现代旅客服务需求多层次,多样化的情况,在坚持规范“老字号”服务项目的同时,不断增加服务项目,扩大服务范围。他们积极推行了“四心”服务法,即:察言观色,了解旅客心;美化语言,温暖旅客心;真情相待,感化旅客心;爱心奉献,打动旅客心。每一位乘务员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在为旅客的服务中注入真情,拉近与旅客之间的距离。
10月13日,从北京到宜昌探亲的老人刘明英,在亲属的搀扶下,登上了T49次列车。80多岁的她行动非常不便。当得知老人途中需要方便时,车厢列车员刘辉拿着坐便椅出现在老人面前,这让老人及家属惊喜万分。列车到站后,刘辉还把老人背下了车。老人拉着列车长袁胜的手,激动地说:“感谢你们,你们的服务太周到了。”
“金杯银杯不如旅客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旅客的夸奖。”T49/50次列车工作人员以此为激励,用真心和真情续写着“红旗列车”的光荣历史。
记者手记
采访过程中,我与T49/50次列车车队三组“90后”青工宋呈月聊天。她说:“‘少一事不如多一事’的队风是对我们年轻人的一种提醒和鞭策,这句话我一生都会受用!”听完她的话,我感受到了“红旗列车”这个品牌在一代代客运人中延续和传承的力量。
“认真工作只能把乘务工作做对,只有怀着‘少一事不如多一事’的耐心和诚心,才能把乘务工作做好,做到极致!”这是T49/50次列车车队党总支书记李勇的话。是的,正是这一批批乘务工作带头人动脑筋思考、用言行示范,才使“老字号”品牌熠熠生辉。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