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祥岭王小鹏
图为资料图
随着《港礮》《夏洛特烦恼》两部电影大卖,大叔们的“中年危机”成为当前影视圈内的热门“卖点”。从去年同样引起关注的《心花路放》算起,中国电影的可喜变化之一清晰地呈现在观众面前——用喜剧这种艺术方式,来表现真真切切的人生。
口碑指数不断攀高的《夏洛特烦恼》改编自开心麻花的同名话剧,在话剧经历市场检验后,电影不出意外获得成功,甚至被不少观众称为近年来喜剧改编最为成功的电影,上映21天票房超过12亿,至今在各大影院仍有很高的排片率。徐峥“礮”系列的《港礮》虽然不断被拿来和《泰礮》进行对比,毁誉参半,但26天超过16亿的票房,同样证明了“礮”系列的独特魅力。
与一般意义上的喜剧不同,仍在上映中的这两部喜剧片,却在插科打诨、嬉笑怒骂中描绘着普遍的社会状态:中年危机。无论是《夏洛特烦恼》中小人物的卑微、善良、真诚,在“穿越”间模糊着喜剧和悲剧的界限;还是《港礮》里中年“大叔”不满生活现状,试图在寻找初恋的过程中,找回曾经梦想的故事;甚至《心花路放》里尝试用现实主义手段……这些影片无不用喜剧的方式,让人陷入生活的沉思,思考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徐峥曾经公开表示,所谓的中年危机其实就是所有人都会遇上的人生困境,他希望通过每一部电影来反映自己的思考,给别人一点思考和启发。而《港礮》努力达到喜剧与情感之间的一个平衡,在逗乐之外还有对人与人之间关系、情感的探讨。他认为,虽然现在年轻观众是观影的积极群体,但“70后”“80后”观众的欣赏品味更趋于成熟。这两个群体有很强的消费能力,自己希望探讨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引起这部分观众的共鸣。
有研究者认为,中国社会目前已经进入平稳发展的阶段,中等收入群体在自身生活不断进步中,面对社会转型,对现实生活心有不甘,呈现出很多焦虑、不满足的状况。这些电影恰恰反映了这类社会现实。
在这些“中年危机”类型的影片中,主人公最终都与现实实现了和解。观众不难看到,电影《夏洛特烦恼》与同名话剧一样,让观众在微笑中落泪,用温暖的触觉,告诉人们人生无法重来,珍惜当下,便得自在。《港礮》里的男主人公追到了自己的初恋,但想象中的幸福却没有如愿到来。
“大叔”们隐秘的情感、固执的求索、怅然的失落,在耳熟能详的音乐中被一次次撩拨,在娴熟的喜剧技巧中得以实现,最终回归“原配胜利”的大团圆结局。种种场景不断触碰着观众的神经,每个人仿佛看到了自己的身影,梦想畅游,终究回归现实。
这种心灵鸡汤式的叙述手段,在引起争议的同时,也获得了更多的赞赏。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刘藩说:“喜剧片要做到品质高非常不容易,如果能让观众在笑的同时又激发情感上的共鸣,并带出社会议题,引起公众思考,无疑就是一部好的商业片。”
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说:“这些类似于心灵鸡汤的作品实际上是让人和现实达成和解,然后找到自己在现实中的位置,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他认为,每个人都要有理想有追求,但是这种理想和追求一定要建立现实的基础上,与社会共同进步。
从这层意义上来说,虽然这些“中年危机”电影依然存在很大的可以提高的空间,但能够让观众在笑声中获得满满的正能量。这些影片引导人们在平常的繁琐生活中,发现乐趣,改变自己的同时,也改变着社会。
“这些电影呈现的价值取向,对当前中国社会以及社会主流价值有很深的认同,中国中等收入群体通过化解中年危机,和现实之间实现和解,肯定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张颐武说。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