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亚琼 耿 强

  从事货运工作18年,麻城车务段货运装卸科助理工程师徐华,由一个青涩的 “门外汉”成长为货运营销战线上的营销能手。作为党内服务品牌的标杆,他带领货运一线职工,积极为麻城车务段增运增收贡献力量。由于业绩突出,他荣获了火车头奖章,获得了武汉铁路局先进个人称号。

践行精神当标杆

徐华始终践行 “艰苦奋斗、勇于奉献、严格管理、精益求精”的精神,勇当排头兵,争做先行者。为了广揽货源、增运增收,他想方设法提高营销水平,深入厂矿企业、批发市场调研,为货主提供 “一条龙”全程服务,将 “站到站”运输向 “门到站”运输延伸。2009年至2013年期间,他在潢川站担任货运主任,面对货运市场复杂局面,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千方百计为货主排忧解难,真诚为货主服务,经过不懈努力,货运业务量逆势而上。

5年间,他使潢川站货场货运发送量由原来的年发送50万吨迅速上升至120万吨,成为一个年运输收入上亿元的货场。在2013年武汉局创建党内服务品牌活动中,他所在的潢川站货场被授予 “徐华货运服务窗口”品牌称号。

敬业爱岗勇担当

2013年6月,因工作需要,徐华调入麻城站货运营销部。麻城站主要货源为铁精矿和矿石,装车主要靠敞车。盯控敞车装载、检查车门插销、查看稻草垫铺放是否正确、钢丝绳是否牢靠……每天他都在现场检查装载情况,确保万无一失。徐华说: “用敞车装载货物,最怕的就是超偏载。所以装载时,每个细小环节都不能出差错。”

除了日常检查,徐华每天还要和货主打交道。 “想货主之所想,急货主之所急”,成了他工作的信条。他一方面主动出击,巩固老客户的关系,每月邀请集装箱、废钢铁企业等老客户召开一次货主座谈会,主动了解企业产销情况和运输中存在的困难,对货主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和研究;另一方面积极调研,拓宽货运渠道,对周边地区市场进行走访,准确掌握麻城地区河沙资源情况。经过深入调研,他制定落实了竞价机制,科学计算运费,使河沙运价下降了20%,成功抢占了麻城地区庞大的河沙运输市场份额。经过充分调研,他向上级部门申请了运价调整,获得上级同意和支持后顺利推出了麻城站河沙发送业务。

转变思维抢货源

2014年年底,因工作出色,他调任麻城车务段货运装卸科助理工程师。到任后,面对闯市场、搞营销、抓增量 “万事开头难”的局面,在巨大压力下,他吃透上级精神,落实相关规章制度,定期深入管内各货运站,重点掌握辖区工业园、物流园、工矿企业、物流企业及零担货运市场分布情况。他准确了解当天营销数据、货运上道、空车配置等情况,分析影响运输的因素,千方百计为货主解除后顾之忧。

湖北麻城市恒茂汽配厂每月需要运输100多吨货物。徐华经过了解发现齿轮属108类白货品类,可以走批零运输方式。他按照每月100吨进行测算,可以为货主省下1万多元,且手续简便、随到随办。他亲自跟厂家联系,将这一信息告知货主,既为货主节约了成本,又为铁路赢得了口碑。该厂总经理郑礼茂高兴地说: “刚通过铁路运了两个月,就为我节省了几万元。这样算下来,一年我们厂可以增加利润5%。”

十余年如一日,徐华脚踏实地书写出岗位成才的梦想,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执着与奋进,诠释着新时代的 “螺丝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