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我随两位老师傅李越聪和黄恒东乘车去那丽修轻型轨道车。
汽车一路颠簸,两位老师傅聊着天,不时发出阵阵爽朗的笑声,我的心情却有些沉重。虽然才九点多,但是太阳已经很烈了,道路两旁的树满布灰尘,耷拉着无精打采。这种天气,在没有任何东西遮阳的铁道线旁修理轻型轨道车,注定会是一次“烤验”。一个多小时后,我们到达了目的地。下车后,就像进了一个大蒸笼,空气被煮得沸腾,我的皮肤有一种烧灼感,眼镜镜片瞬间就蒙上了一层水雾。
“你的眼镜舍不得下车埃”李师傅看出了我的囧态,笑呵呵地说,“天气热,我们争取早点修完。等下你要多喝水,注意防中暑,要是有什么头晕不舒服的,就回车里休息。”
向轨道车司机询问具体情况后,我们把动力系统检查了一遍,确定是火花塞和气门出了问题。由于车里空间狭窄,本来比较简单的故障处理起来就变得很麻烦。我们只能蹲下,扭曲着身体尽量伸长手调节气门间隙。炎日炙烤着我们每一寸肌肤,手上汗水和油污混杂在一起,想抹把脸上的汗都不行。酷热难耐,每一秒都是煎熬。终于,故障处理完了,我赶紧用棉纱把手擦干净,大口喝起水来。
我提上工具包准备上车时,李师傅眉头却皱成了一团 :“这响声不对,机器运行状态不好!熄火,我再检查遍。”
抬头看了眼亮得发白的太阳,我心里打起了退堂鼓,迟疑着说:“师傅,轨道车能用不就行了吗?天气这么热,是不是算了……”
“这么远跑一趟,肯定要修好再回去。”黄师傅打断了我的话,拿着扳手就开始和李师傅一起重新检查。
此时已经接近中午,头上烈日如火,脚下热浪蒸腾,两位师傅衣服都湿透了,湿嗒嗒地紧贴在身上,豆大的汗珠不断顺着头发、眉毛往下滴,他们只能不时用力地眨眨眼挤出钻进眼睛里的汗水。
看着两位师傅专注地神情,我很是惭愧,本来已经晒得发烫的脸更加火辣,赶紧上前帮忙。
“调速弹簧太紧了,化油器里有颗螺丝松了,要是不处理,用不了多久就又会出故障。做事情,要么不做,要么就要做到最好。”李师傅意味深长地说。
回钦州的路上,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不管是碰到这种“烤验”还是其他情况,我都要能经受住考验。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