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刚
青海湖平均海拔3200米,面积4580余平方公里,周长360余公里。相传当年唐藩联姻,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王松赞干布,途中因想念家乡,拿出唐王赠送的能够照出家乡的日月宝镜,果然看见了久违的长安,便泪如泉涌。然而,公主突然记起了自己的使命,毅然决然将日月宝镜扔出手去,没想到那宝镜落地时闪出了一道金光,变成了青海湖。我心中一直有个愿望:要到青海湖边,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8月,我报名参加了由中国登山协会举办的环青海湖徒步大会,终于得以一睹它的芳容。
8月是青海湖最美的季节。站在湖畔,天蓝、云白,水天相连,一望无际!湖边各种花儿竞相开放,粉红、绛紫、淡蓝、鹅黄、银白……一簇簇、一团团,镶嵌在绿绿的草原上。躺在草地上,卧在花丛中,或跑、或跳,挥舞一条绚丽的纱巾,抖动一袭飘逸的长裙,说不出的惬意。湖边一片片金灿灿的油菜花,香气扑鼻、沁人心脾,蜜蜂飞舞,嗡嗡作响,仿佛让人回到了华西坝子的春天。丰美的水草、似锦的繁花、成群的牛羊,茁壮成长的庄稼……靠近青海湖就是走进了人间天堂。在这样的仙境中徒步,感觉太奢侈了!
徒步表面上看每天七八个小时共30余公里的路程不算什么,但要连续几天走下来,对人的耐力和意志力都是个不小的考验。第一天的赛段,一路风景,一路欢笑,一路追赶,比较轻松。我还帮把一位出现高原反应的徒友的背包反背在胸前走了3公里。走了一天,仅仅右脚掌打了一个1厘米左右的血泡。用针尖将血泡挑破,挤出血水,贴一张创可贴就行了。这让我对余下的赛段信心满满,可没想到真正的考验在第二天就不期而至了。
我们的赛道与环湖公路并行,是公路边草地上的一条若隐若现的小径,随着公路的走势忽高忽低,与湖面的距离忽近忽远,有时在湖边行走,有时又在山间穿行。走了十多公里时,来到一段不仅向右倾斜,还有一些碎石子的路面。左脚踩在石子上一打滑,左脚外侧的脚脖子就扭伤了。一阵钻心的疼痛,我一屁股坐到了地上。继续走,还有两天半的赛程,能坚持下来吗?上收容车,前功尽弃,明年重新开始?纠结中,心里有个声音却在说:坚持走吧,心中的夙愿,不要轻易放弃。我犹豫不决,坐在路旁有些着急。看着徒步的人群从我眼前走过,我还是有些不甘心。贴上随身带的膏药,绑上绷带,站起来,用右脚承重,左脚为辅,往前挪几步。只要脚后跟不着地,用前脚掌垫着走就行,虽然痛但还能忍受,拄着两根徒步杖,一瘸一拐往前走。就这样,走走停停,总算是完成了当天的赛段。
第三天、第四天前半个赛段因为体力的原因还算可以坚持,后半个赛段体力不济就非常艰难了。前两天走五公里才休息,现在却不得不走上两三公里就要坐下来休息,扭伤的脚脖子和两只脚掌都很疼,特别是那只垫着走的前脚掌一挨地就疼。到后来,两条腿越来越重,步频越来越慢,步幅越来越小,原来走1公里大约需要10来分钟,现在要20分钟,原来走1百米(按公路的界桩算)大约需要120步,现在却需要150多步。两根手杖拖着两条腿往前走。我已无心观赏沿途的风景,眼里只有前方公路的界桩和界桩上的数字,心里掰着指头算着:100米、200米、300米……1公里,坚持!咬咬牙再坚持。当脚底疼痛得实在迈不开步子时,我赶紧把背包一扔,席地而坐,脱掉鞋子,用双手揉揉僵硬的脚底,痛痛的、酸酸的。坐下虽然舒服,但不能久坐,最多休息5分钟左右就必须起来往前走,否则就再也不想起来。站起来一迈步,左脚脖子扯着痛。一路上,在脚底的疼痛中煎熬,但还是一点一点地向终点靠近,终于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全部赛程。
当我的手牌扫描过终点的计时器后,心里如释重负。徒友们欢呼雀跃,摄影留念,参加闭幕式,可我心里总觉得还有什么牵挂。看着远处的湖水,忽然想起,我还没有抚摸过青海湖的水啊!我要用这洁净的神水洗去我脸上的尘土,好让我忘掉所有的烦恼和痛苦。我拖着疲 惫的双脚,慢慢向湖水走去,来到湖边,静一静心绪,俯下身子,捧起一捧圣洁的湖水,轻轻地敷在脸上,冰冰凉凉、清清爽爽的,让我精神为之一振,身上的疲乏也消除了一半。我凝望着那深邃的湖水,微风轻轻吹过,湖面波光闪闪,我仿佛看见了美丽善良、深明大义的文成公主的身影。这湖水,一定是文成公主流下的思乡泪吧!为了天下的苍生,自己的眼泪与那些殷红的鲜血、征战的生命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哪怕泪水长流汇成海,也在所不惜。人,还是要有一点追求和责任的,因此总会与烦恼、痛苦相伴,但善莫大焉,个人的那一点点烦恼和痛苦又算得了什么呢?圣洁的青海湖啊!此行虽然用脚步只丈量了您的三分之一,但我已经找到了一点点心灵的启迪。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