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 3月12日,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的气候科学家曾就宣布:“因厄尔尼诺现象再次来临,2015年可能成为有气候记录以来最炎热的一年。”而最近一段时间居高不下的气温,着实让人们感受到了酷暑的威力。
那么,面对炎热的夏季我们该怎样防暑?怎样消暑才算健康?如何在炎炎
夏日做好养生呢?
希望以下相关建议能帮助你避开消暑误区,健康度夏。
在火辣辣的太阳照射下,所有关于夏日的记忆总是绕不开各种“冷”:外出回到家打开空调吹吹冷风,运动得满身大汗用冷水冲凉,晚上睡觉直接在地板上打地铺——事实上,在中医养生专家眼中,这些贪凉行为不仅无法消暑,反而还会让人落下病根。
夏季属火,气候炎热,是万物蓬勃生长的季节,也是人体阳气最盛、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黄帝内经》中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不难看出阳气对于我们身体的重要性,如果损耗了阳气会对我们的生命健康造成危害。
据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张湖德介绍,大自然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季规律。夏天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根据中医“顺应天然”的养生原则,此时应该养护阳气,不少人用“凉”对抗“热”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因为阳气是人体赖以生存的火力,可以推动人体新陈代谢。
古语讲“百病从寒起”,可以说寒邪是导致人体疾病的罪魁祸首。著名中医养生专家杨力也表示,夏天是阳长阴消的季节,是添阳的最好时机。而寒邪非常容易损伤阳气,让人变得倦怠无力。
即使在夏天,如果不注意保暖,寒邪同样会侵袭体内,身体会出现明显的寒象,如精神萎靡、新陈代谢缓慢、有汗排不出、畏寒、四肢冰冷、容易感冒、腹泻胃疼、患肠道疾病等。还有一些病症不会立即发作但会潜伏体内,给秋冬季留下病根。
贪凉误区请绕道
误区1大量吃冷食
炎热的夏季,吃冷食是人们最常用的消暑方法,尤其是冰淇淋、冷饮和冰镇西瓜,因为清凉爽口备受欢迎。很多人夏天胃口不佳,常捧着一大个冰镇西瓜,用来代替晚餐。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科教授姜良铎指出,西瓜本身性偏寒,且体积大,通常人们一次吃的量也比较多,因此对人体阳气的耗损也更大。姜良铎认为,夏季,人体的阳气呈向外扩散的趋势,体内阳气比起其他时期相对不足,这时如果摄入过多的生冷食物,会对人的阳气造成比较严重的伤害。
误区2休息太贪凉
夏季的晚上,很多人光着膀子在街上溜达,或者整夜开着空调睡觉,甚至觉得在床上太热,干脆在地上铺个凉席。这些都是人们常见的行为。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些行为极易使身体遭受风寒,损伤阳气。 夏季人体毛孔张大,人在熟睡时全身基础代谢减慢,体温调节功能下降,身体抵抗力变弱,这时开空调、睡地板都会使寒邪更容易进入体内,因此不要一味追求凉快。
误区3运动后立即冲凉
夏日适当的运动可以将体内部分“寒邪”和“湿毒”排出体内,但运动后的燥热、流汗也往往让人难以忍受,不少年轻人会用冲凉水澡来降温。“但这会让更多的‘寒邪’进入体内。”姜良铎说。 人体对温度的适应是需要过程的,一下从高温到低温会使人体受到刺激,不要说用凉水冲澡了,运动完用凉水冲头甚至冲脚都会使湿寒进入体内。另外,运动完后也不要马上吹空调,因为这样做同样会加重体内的湿寒。
误区4不同人群无需特别照顾
夏天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问题:一家人吃同样的食物,老人孩子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脾胃受寒的现象,而其他家庭成员并无大碍。有时,同样在家中吹空调,女性也比男性表现的更易受凉。
专家认为,人与人体质是不同的,所以对抗寒气的能力也有所不同。一般青壮年阳气相对较重,而老人和小孩则体质稍差,易受到寒邪的侵扰。而女性因为其特殊的生理原因,“寒邪”和“湿气”也会经常侵扰她们。因此,体质较弱、阳气本身就不足的人群,也就更易受凉,更应该小心寒邪侵体。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