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荣倖

记者:当前路局面临怎样的货运形势?

向劲松:受经济大环境等因素影响,路局出现货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上半年,全局日均装5388车,欠计划1094车,同比减少865车、下降13.8%。从主要品类来看,大宗8个品类,除石油增加外,7个品类下降,煤炭、金矿是造成大宗货物下滑的主要因素,同比分别日均减少434车、150车,合计减少584车,占大宗减量的81.2%;白货20个品类,9个增加,11个下降,钢铁是造成白货下滑的主要因素,同比减少140车,占白货减量的95.9%。

记者: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当前这种严峻的货运形势?

向劲松:全局货源下降,是宏观经济下行、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环境整治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此外,由于铁路快运变动成本高于公路价格,使得铁路与公路价格竞争处于劣势。

今年6月1日起,变动成本调整为批量零散货物0.1189元/吨公里、零散0.13元/吨公里,还不算两端费用,但公路价格是0.08—0.15元/吨公里,如再加上两端接取送达,铁路“门到门”平均价格达0.13—0.22元/吨公里,较公路“门到门”运输价格高出46.6%-62.5%,铁路在部分方向和品名上的价格已处劣势。 比如,我们路局为龙蟒集团详细制定了绵竹、汉旺站发往全国35个到站的批量议价方案:按照不低于站到站变动成本计算,铁路“门到门”平均运价为0.13—0.22元/吨公里,而公路“门到门”平均运价为0.086—0.139元/吨公里,高出公路价格51.2%-58.3%。

总之,要议价就需要突破变动成本,否则,在目前政策下,货源回流铁路难度较大。

记者:对于全局下半年的货运形势,有哪些积极信号?又有哪些不利因素?

向劲松:目前,可以看到的积极信号有:大宗货物方面,路局落实煤炭运价下浮政策,按照两省一市电煤丰存枯用部署,组织秋冬时期电煤运输,预计日均增加50车;进入秋耕冬储季节,中心支线和福泉等地磷矿及化肥预计日均增加20车以上。同时,白货运输方面,路局积极组织适箱货源入箱,加强中欧、渝深、上海、蓉(渝)穗、蓉万、泸州班列货源组织,抓好152类批量货物装车上量,强化小汽车运输组织,预计白货日均增加100车。

不利因素方面——受国家宏观经济下行及经济结构调整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钢材、金矿、矿建等大宗物资需求仍将不足。据了解,业内综合评估2015年我国煤炭消耗量将减少7.77亿吨,钢铁产能消减,将引起相关物资需求减少4.44亿吨。

综合以上有利和不利因素,预计下半年日均装车完成5200-5500车,其中三季度5200-5300车左右,四季度5400-5500车左右;预计全年累计完成11650~11980万吨;预计全年货运收入完成163.45~168.0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