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今年9号台风“灿鸿”、10号“莲花”、11号“浪卡”在西北太平洋上“共舞”,形成了历史罕见的“三台风”共存且相互影响的局面。预计,台风“莲花”和“灿鸿”将呈“南北包抄”之势先后登陆东南沿海。福建、江西、浙江、台湾等地将遭遇台风正面袭击,防汛防台风形势十分严峻。
水火无情,天道使然。在难以抗拒的自然灾害面前,早一点知道,就多一分预警,就能减少一分损失,防范胜于救灾的道理就在于此。怎么防?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改进的命题。面对历史罕见的“三台风”共存且相互影响的局面,包括铁路运输部门在内的诸多单位和机构以实际行动向民众递交了一份满意答卷。
请看,中央电视台在第一时间反复播报台风将袭的信息,并对可能受害的地区做出了详尽预测,提前告知民众做好应急准备。铁路运输部门7月9日10时启动防台Ⅱ级应急响应,停运7月10日、11日沿海铁路各趟列车和7月12日5.5对沿海铁路列车。并将视台风影响程度,对其它线路列车运行作出调整。将受台风影响的地区政府部门也做出了相应举措。各相关单位都在和时间赛跑,以时间换取生存空间,努力将损失降到最低。“防”字被“快”诠释的淋漓尽致。
灾害磨砺品质,检验社会担当。作为身处抗台前沿的铁路运输部门,迅速通过官方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和地方政府的电视台、电台等传统媒体公布了列车停运的信息,以减少人员流动。但笔者认为,科学防范不能仅仅止于满足了民众的知情权,对于即将到来的自然灾害,民众不仅要提前预知,更要懂得如何预防自救,这样才能减少损失。要做到这一点,还需全社会共同努力。
比如,政府相关部门在日常宣传教育中,要增加如何自救措施的内容;经常举办应急演练;储备足够的救灾物资。运输部门要加强多种运输方式的联动,实现无缝对接;在规划运输网络时考虑突发情况,留好应急通道,防止灾害发生时手足无措;民众在遭遇突发情况时,要遵从指挥,冷静应对等等。只有增强全民防灾救灾意识和能力,才会掌握抢险救灾的主动权。
面对自然灾害,我们要立足于防,更应突出科学性。(谢晓斌)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