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机车乘务作业指导书》,这是大家公认的作业指导书范本。指导书上不仅有作业范围、作业程序,以及HXD1D型电力机车无动力回送操作办法的步骤和内容,而且从时间和空间上明确了流程、检查顺序、时间节点,图文并茂、表述准确。

可以说,一份好的作业指导书,既解决了 “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问题,又解决了 “怎么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遇到特殊情况应如何操作”等问题,能够有效防止错误操作,提高作业质量和效率,并确保职工的人身安全。总公司运输局机务部机车检修处处长宁友波说: “我们的核心目的是让标准变成职工的习惯、让职工的习惯符合标准。”

尽管全路的机车型号有56种,且每一条线路的不同区段都需采用不同的作业指导书,编制、规范起来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但作业指导书规范化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推行作业指导书规范化工作之后,机务系统2014年在机车防治火灾隐患和防接触网断线方面取得了突破:全年没有发生一起火灾事故,全年没有发生一起由于雾霾、雨雪等恶劣天气造成的接触网断线事故。

“使用作业指导书以来,南宁局机务系统的 ‘两违’件数同比下降15.2%,机车故障率同比下降45%。职工自觉落实作业标准的习惯正逐步形成。”南宁铁路局机务处负责人说。

<b>抓好作业指导书的动态完善,加强作业指导书的学习培训,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

</b>再好的技术、再完善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

作业指导书编制成型后,职工将使用最新版本的作业指导书,机务系统在配套培训方面也有自己的做法。例如,西安新丰镇机务段组织日常小组学习和段集中培训,并采取 “默写会背,人人过关”的方式,使职工熟背工艺要求、熟记限度数据。总公司运输局机务部还鼓励各单位大力培养掌握多个工种作业指导书的复合型人才,例如检修专业质检员、掌握多个机型作业指导书的机车乘务员等。同时,各局还将作业指导书纳入技能竞赛、质量考核范畴,督促职工改掉不良习惯,增强职工责任意识。

在作业标准化落实检查方面,机务系统也将作业指导书纳入检查范畴。在总公司的EOAS系统中,管理者能够实时观察到动车组列车的运行数据和司机状态,只要对照作业指导书便能判断其标准执行情况和作业质量。对司机来说,大秦铁路全线最难操纵的是大同至茶坞段,最关键之处在于2万吨列车下坡要进行7次制动和缓解,俗称 “七把闸”。 “作业指导书详细、准确地标明了在哪儿制动、在哪儿缓解,机车乘务员看图说话,可以说达到了人、车、作业指导书合一的境界。管理人员也能对照作业指导书进行核查。”张启平说。

作业指导书编制得越好,职工掌握作业标准的速度越快;同时,职工也才有机会找到更精益的操作方法,从而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更加自觉的行动,扎实推进机务系统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下一步,总公司运输局机务部将着重抓好顶层设计、厘清各管理层级职责,并将分运用、检修、设备专业组织召开现场推进会议,推荐典型,示范引路。

在各项措施接踵落地之后,机务系统的标准化创建工作将步入一个新的阶段。他们还将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对作业指导书进行动态完善,重点解决好作业指导书内容繁杂、编用脱节、修订滞后等问题,着眼于建立长效机制,不断推动作业指导书建设步入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良性轨道。